蜜蜂棄巢的5個關鍵原因 | 蜂羣為何突然離開蜂巢? | 養蜂人最怕看到的棄巢現象

最近在養蜂社團看到好多人在討論「蜜蜂弃巢」的狀況,真的讓人很頭痛啊!明明前幾天還看到蜂群忙進忙出的,突然整個蜂箱就空蕩蕩的,連隻工蜂都不剩。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春夏交替的時候,特別是今年台灣氣候異常,忽冷忽熱的,更容易讓蜜蜂決定搬家。

根據老蜂農的經驗,蜜蜂會集体棄巢通常有幾個主要原因:

可能原因 具體表現 發生機率
環境不適 溫度過高、濕度太低 35%
病蟲害 巢蟲、蟎蟲肆虐 25%
蜜源不足 周邊花朵突然減少 20%
蜂王老化 產卵量明顯下降 15%
人為干擾 頻繁開箱檢查 5%

前陣子去苗栗拜訪一位養了30年蜜蜂的阿伯,他說現在年輕人養蜂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太常開箱。蜜蜂其實很敏感,每次開箱都會打亂牠們的工作節奏,要是發現環境太吵雜或經常被打擾,整群蜜蜂可能在某個清晨就悄悄飛走了。阿伯還分享了一個小秘訣:可以在蜂箱附近種些迷迭香或薰衣草,這些植物的氣味能讓蜜蜂更有安全感。

說到蜜蜂弃巢後的處理,記得要把空巢脾妥善保存。去年我鄰居的蜂群跑掉後,他沒把巢脾收好,結果引來一堆螞蟻和蠟蛾,後來想再誘蜂都變得很困難。專業的養蜂人會建議用硫磺燻蒸消毒,或是放進冷凍庫冰個兩三天,這樣才能確保下次誘蜂時不會有寄生蟲的問題。現在有些蜂農還會在巢框上塗點蜂蠟,模擬自然蜂巢的氣味,聽說對吸引新蜂群特別有效。

蜜蜂弃巢

蜜蜂為什麼會突然棄巢?5個常見原因解析,這是許多養蜂新手或遇到蜂群消失的人都會想問的問題。其實蜜蜂棄巢不是沒有原因的,牠們就像一群挑剔的房客,遇到不滿意的居住環境就會集體搬家。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最常見的蜜蜂棄巢原因,讓你能夠提前預防或找出問題所在。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環境太差,蜂箱如果長期潮濕、通風不良,或是附近農藥使用過多,蜜蜂就會覺得這裡不適合居住。特別是台灣夏天濕熱,如果蜂箱放在太陽直射又沒有遮蔭的地方,裡面的溫度會高到蜜蜂受不了。另外蜂箱如果太久沒清理,累積太多巢蟲或蟎蟲,也會讓蜜蜂覺得這裡不安全而選擇離開。

第二個原因是食物不足,蜜蜂是很實際的生物,如果附近蜜源植物太少,牠們採不到足夠的花蜜和花粉,就會開始尋找更豐盛的地方。特別是在冬季或早春,台灣有些地方蜜源植物較少,這時候蜜蜂最容易因為飢餓而棄巢。養蜂人要注意適時補充糖水或花粉餅,幫助蜂群度過難關。

以下是5個常見蜜蜂棄巢原因的簡易表格:

原因 具體情況 預防方法
環境不佳 蜂箱潮濕、高溫、通風差 選擇通風良好位置,定期清理蜂箱
食物短缺 周遭蜜源植物不足 適時補充飼料,選擇蜜源豐富地點
病蟲害 巢蟲、蟎蟲感染嚴重 定期檢查蜂群健康,及時治療
蜂王問題 蜂王老化或死亡 定期更換蜂王,觀察產卵狀況
人為干擾 頻繁開箱檢查或移動蜂箱 減少不必要的干擾,動作輕柔

第三個要說的是病蟲害問題,特別是可怕的蟎蟲。這些小傢伙會寄生在蜜蜂身上,吸食牠們的體液,讓整個蜂群越來越虛弱。如果發現蜜蜂數量突然減少,或是看到有翅膀畸形的蜜蜂,很可能就是蟎蟲在作怪。台灣潮濕的氣候特別適合蟎蟲繁殖,所以養蜂人一定要定期檢查和防治。

第四個原因是蜂王出了問題。蜂群就像一個大家庭,蜂王就是媽媽,如果蜂王老了、生病了或是突然死掉,整個蜂群就會失去方向。特別是當蜂王停止產卵一段時間後,工蜂們會覺得這個家沒有未來,乾脆集體出走另尋新天地。有經驗的養蜂人會定期檢查蜂王的狀況,必要時會主動更換年輕的蜂王。

最後一個原因是人為干擾太多,蜜蜂其實很敏感,如果養蜂人太常開箱檢查,或是移動蜂箱的次數太頻繁,蜜蜂會覺得這個地方很不安全。特別是新手養蜂人常常因為好奇或擔心,一天到晚開箱查看,這樣反而會嚇跑蜜蜂。建議檢查蜂箱要有計劃性,動作也要輕柔,避免過度打擾牠們的生活。

養蜂人必看!如何判斷蜜蜂即將棄巢的徵兆,這可是關係到整群蜜蜂去留的重要觀察。作為一個有經驗的養蜂人,平時就要細心觀察蜂群的變化,因為蜜蜂要棄巢前其實會有很多小細節可以察覺。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判斷方法,讓大家能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應對措施。

首先要注意的是蜜蜂的活動量變化。正常情況下,工蜂會頻繁進出蜂巢採集花粉和花蜜,如果你發現進出的蜜蜂數量明顯減少,或是採集回來的花粉量變少,這可能就是蜜蜂準備離開的前兆。另外,如果看到蜜蜂在巢外聚集卻不積極工作,甚至有些蜜蜂開始在巢外徘徊,這些都是不太正常的現象。

再來要觀察蜂巢內的狀況。健康的蜂群會積極築巢、儲蜜和育幼,但如果發現以下這些情況就要特別注意:

異常現象 可能原因
幼蟲數量急遽減少 蜂王停止產卵或工蜂停止餵養
巢脾出現大量空房 蜜蜂不再積極儲蜜或育幼
蜂群變得躁動不安 環境不適或受到威脅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蜂王的狀態。如果發現蜂王停止產卵,或是體型明顯變小、行動遲緩,這都可能導致整個蜂群失去向心力而準備遷移。有些養蜂人會定期檢查蜂王標記的狀況,這也是個不錯的監測方法。

最後要提醒的是環境因素的影響。突然的氣候變化、附近農藥使用、蜜源不足或是天敵侵擾,都可能讓蜜蜂決定放棄現有的巢穴。特別是當你發現蜜蜂開始減少防衛行為,對入侵者不再積極驅趕時,這通常表示牠們已經對這個地方失去留戀了。

蜜蜂弃巢

台灣常見的蜜蜂棄巢季節是這時候,大概在每年10月到隔年2月之間,天氣開始轉涼的時候最容易發生。這時候養蜂人最頭痛啦,因為蜜蜂會整群飛走,留下空蕩蕩的蜂箱。其實這跟台灣的氣候變化有很大關係,蜜蜂們感受到環境不適合生存,就會集體搬家找新地方。

蜜蜂棄巢主要有幾個原因,最常見的就是蜂群太擁擠,年輕的蜂王會帶著一部分工蜂另起爐灶。另外像是蜜源不足、病蟲害侵擾,或是人為干擾太多,都會讓蜜蜂決定搬家。特別是秋天過後,野花變少,蜜蜂採不到足夠的花蜜,就會開始找新家園。

這邊整理個簡單表格,讓大家更清楚蜜蜂棄巢的時機和原因:

主要原因 發生季節 常見情況
蜂群分蜂 3-5月 新蜂王誕生,舊蜂王帶部分工蜂離開
蜜源不足 10-2月 秋冬花少,採不到足夠食物
環境不適 全年可能 蜂箱位置太吵、震動多或氣候異常

養蜂的朋友這段時間要特別注意蜂箱狀況,如果發現蜜蜂活動變少,或是看到蜂群在樹枝上結團,那很可能就是要棄巢的前兆。有些老師傅會用噴水、煙燻的方式安撫蜂群,或是及時補充糖水飼料,這些都是防止蜜蜂跑掉的小技巧。

其實蜜蜂棄巢在自然界很正常,算是牠們的生存策略。只是對養蜂人來說,辛苦照顧的蜜蜂突然消失,真的會很心疼啊!所以了解蜜蜂的習性,提前做好準備就很重要。像是適時擴充蜂箱空間、保持環境安靜,還有在花少的季節補餵糖水,都能降低蜜蜂棄巢的機率。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