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電腦裡的舊照片時,意外翻到幾張超特別的「天穴 相片」,這些都是在台灣各地秘境拍攝的天然洞穴奇景。說真的,台灣雖然不大,但這種隱藏版的天穴景點還真不少,今天就來分享幾個我自己親身踩點過、超適合拍照的洞穴秘境,順便整理成表格給大家參考!
先來說說最讓我驚豔的台東「都蘭天穴」,這個藏在海岸山脈的天然海蝕洞,光線從頂部裂縫灑落的畫面簡直像電影場景。記得那天我們凌晨4點就出發,就是為了捕捉日出時分的魔幻光影。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我去過的幾個天穴景點和拍攝小技巧:
地點名稱 | 最佳拍攝時間 | 必備裝備 | 難度等級 |
---|---|---|---|
台東都蘭天穴 | 日出前後1小時 | 廣角鏡頭、腳架 | ★★★☆☆ |
花蓮月洞 | 正午時分 | 防水相機 | ★★☆☆☆ |
屏東旭海天穴 | 日落前後 | 偏光鏡 | ★★★★☆ |
新北老梅天穴 | 退潮期間 | 防滑鞋、長焦鏡頭 | ★★☆☆☆ |
說到拍攝天穴照片,最讓人頭痛的就是光線控制。很多洞穴內部明暗反差超大,用手機直接拍要嘛洞口過曝,要嘛洞內一片死黑。我的經驗是帶支小腳架,用手動模式分段曝光,後製時再用Lightroom把暗部拉回來。上次在花蓮月洞拍的那組照片,就是這樣處理的,朋友看到還以為是專業攝影師拍的呢!
另外要特別提醒,有些天穴地形真的很危險,像屏東旭海那個點就要攀爬一段陡坡,我那次還差點滑倒。建議大家出發前一定要查好潮汐和天氣,最好結伴同行。記得帶足水和零食,有時候為了等最佳光線,在洞穴裡一蹲就是兩三個小時,沒補給真的會餓到頭昏眼花。
最近在攝影社團看到有人分享澎湖新發現的天穴景點,照片裡那種藍洞效果超夢幻,已經列入我下次旅拍的口袋名單了。不過聽說要搭船才能到,正在找看看有沒有當地導遊帶團。大家如果有去過什麼特別的天穴景點,也歡迎在下面留言分享啊!
天穴相片怎麼拍?台灣攝影師教你5個實用技巧,這篇就來分享在地攝影師的實戰心得。天穴(也稱上帝之光)是台灣高山常見的自然奇景,要捕捉這種光束穿透雲層的夢幻畫面,其實有幾個小撇步,跟著做就能提升成功率!
首先時間點超級重要,根據台灣攝影師的經驗,清晨5-7點和傍晚4-6點是最佳拍攝時段。這段時間陽光角度低,雲層容易形成明顯的光束效果。如果是午間拍攝,強光反而會讓畫面失去層次感。記得提前查好日出日落時間,建議至少提前30分鐘到場準備。
器材選擇也很關鍵,雖然手機也能拍,但專業相機效果更好。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器材對照表:
器材類型 | 推薦規格 | 備註 |
---|---|---|
相機 | 全片幅為佳 | 高ISO表現好 |
鏡頭 | 廣角鏡(16-35mm) | 納入更多場景 |
腳架 | 碳纖維材質 | 高山風大要穩 |
濾鏡 | ND減光鏡 | 控制光比 |
第三個技巧是構圖要領,台灣攝影師最愛用「三分法」來安排天穴位置。把光束放在畫面上1/3處,下方保留適當的山景或雲海當前景,這樣畫面會更有張力。如果遇到多條光束,可以試著用樹木或岩石當框架,讓視線自然引導到光線最集中的地方。
曝光設定是成敗關鍵,建議用M模式手動控制。基本參數可以從ISO 100、光圈f/8、快門1/125秒開始試,然後根據現場光線微調。記得開啟相機的「高光警告」功能,避免光束部分過曝失去細節。如果是拍RAW檔後製空間會更大。
最後一個秘訣是觀察天氣變化,台灣高山氣候多變,有時候雲層太厚反而拍不出效果。理想狀況是雲層有適當空隙,這樣陽光才能形成明顯的光束。可以下載windy或中央氣象局APP,觀察雲層高度和移動方向,選擇雲量在30-70%之間的日子上山最容易成功。
為什麼天穴相片在IG上這麼紅?在地人告訴你原因
最近IG上瘋狂洗版的天穴美照,連在地人都忍不住要來解密啦!這個隱藏在台灣某處的秘境,其實紅起來不是沒有道理的。首先它的地形超特別,天然形成的洞穴加上光線灑落的瞬間,隨便拍都像電影場景,根本是網美們的夢幻打卡點。而且不同時段去拍,效果完全不一樣,早上有晨光穿透的魔幻感,傍晚則帶點神秘氛圍,難怪大家都要衝一波。
這裡整理幾個在地人才知道的拍攝秘訣:
時段 | 光線效果 | 適合風格 |
---|---|---|
清晨6-8點 | 柔和的斜射光 | 空靈仙氣感 |
中午12-2點 | 強烈的頂光 | 對比強烈的戲劇效果 |
黃昏4-6點 | 金色的漸層光影 | 溫暖復古風 |
除了自然光影的魔法,天穴周邊的環境也超好拍!附近的岩壁紋理超有質感,搭配洞穴的弧度,構圖隨便抓都很有層次。而且因為地形關係,就算假日人潮多,只要角度抓得好,照片看起來還是像包場一樣。不少攝影師會特地帶道具來拍,像是煙霧棒或是彩色玻璃紙,創造出更獨特的視覺效果。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這個點其實不太好找,建議第一次去的人可以先做功課,不然很容易在山路裡繞來繞去。有些在地嚮導會帶小團進去,他們都知道哪些角落最出片,連手機都能拍出單眼相機的質感。不過要注意安全啦,畢竟是天然地形,拍照的時候還是要小心腳步,別光顧著擺pose忘了看路喔!
誰最適合去天穴拍照?不同族羣玩法大公開!天穴這個超夯的打卡景點最近在IG上瘋狂洗版,但你知道嗎?其實不同族群去天穴玩的方式差很大耶~今天就來分享給大家,不管是情侶約會、閨蜜出遊還是家庭旅行,都能找到最適合的玩法!
先來看看這個超實用的對照表,讓你一秒找到自己的專屬玩法:
族群 | 最佳拍照時段 | 推薦穿搭 | 必拍角度 | 周邊順遊景點 |
---|---|---|---|---|
情侶檔 | 日落時分 | 情侶裝 | 逆光剪影 | 愛心形狀礁岩區 |
網美閨蜜團 | 上午10-12點 | 亮色系洋裝 | 洞穴透光柱 | 海景咖啡廳 |
親子家庭 | 下午2-4點 | 防滑運動鞋 | 全家福廣角全景 | 潮間帶生態區 |
攝影發燒友 | 日出前後 | 機能防風外套 | 長曝光流水效果 | 制高點觀景台 |
情侶去天穴真的要選對時間!傍晚的時候光線超柔和,逆光拍出來的剪影超有fu~建議可以穿情侶裝或是顏色搭配的服裝,站在洞穴口讓陽光從背後透過來,隨便拍都像電影海報。附近還有愛心形狀的礁岩區,根本是為情侶量身打造的打卡點啊!
閨蜜團的話一定要把握上午的光線,這時候洞穴裡的光柱效果最明顯,穿鮮豔一點的洋裝站在光柱旁邊,隨便擺pose都像在拍雜誌封面。拍完照還可以去旁邊的海景咖啡廳喝下午茶,繼續拍爆記憶體!記得帶自拍棒和補光燈,這些小道具真的差很多~
帶小朋友的家庭建議下午去比較安全,退潮時段路面比較乾燥好走。小朋友可以穿防滑的運動鞋,在潮間帶找找小螃蟹之類的,爸媽則可以趁機拍張全家福廣角照。天穴的岩石地形其實蠻特別的,可以順便來場小小的自然教學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