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楊益分享的影片創作心得,真的讓人收穫滿滿。作為一個在台灣小有名氣的YouTuber,他的頻道從零開始到現在穩定成長,中間經歷的點點滴滴都很值得想經營自媒體的朋友參考。特別是他在影片中提到「內容為王」的概念,不是盲目追求流量,而是要把每個影片當成作品來打磨,這種態度在現在追求快速產出的環境中特別難得。
說到YouTube經營,楊益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如何提升影片品質。他自己整理了一套實用的技巧,我把它整理成表格讓大家參考:
技巧重點 | 具體做法 | 所需時間 |
---|---|---|
腳本撰寫 | 先寫大綱再填充細節,注意開頭黃金5秒 | 2-3小時/片 |
拍攝準備 | 檢查燈光、收音設備,準備備用電池 | 1小時/片 |
後製剪輯 | 重點段落加字幕,適當使用轉場效果 | 4-6小時/片 |
封面設計 | 統一風格,文字簡潔有力 | 30分鐘/片 |
楊益特別強調,很多新手YouTuber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觀眾體驗」這個環節。他建議每次上傳影片前,都要先以觀眾的角度看過一遍,檢查節奏是否流暢、訊息是否清楚。他自己就養成習慣,會在影片發布前先給兩三個朋友看過,收集第一手反饋再微調。這種細心的做法,讓他的影片品質一直維持在高水準。
在頻道經營方面,楊益分享了一個很實用的心得:與其追求訂閱數快速成長,不如先培養一群忠實觀眾。他早期花很多時間在影片留言區與觀眾互動,甚至會根據觀眾的建議調整內容方向。這種真誠的互動方式,讓他的頻道黏著度特別高,觀眾的回頭率也比一般創作者來得好。現在他的頻道雖然不是百萬訂閱等級,但每次影片的觀看時長和互動率都相當不錯。
最近在台灣的創業圈跟網路論壇上,大家都在問「楊益是誰?台灣網友都在討論的創業家」。這位神秘人物突然爆紅,原來是靠著獨特的商業模式跟超接地氣的經營策略,在短短幾年內就打造出驚人的事業版圖。他從夜市擺攤起家,現在旗下已經有超過50家連鎖品牌,涵蓋餐飲、電商到文創領域,根本就是台灣版的創業傳奇啊!
楊益最讓人佩服的是他超會抓住台灣人的消費心理。像是他創立的「巷口經濟學」理論,專門研究社區小店如何轉型升級,這套方法讓很多傳統店家起死回生。他自己也身體力行,把原本快要倒閉的老茶行改造成文青打卡名店,現在分店都開到海外去了。這種把台灣本土元素玩出新花樣的本事,難怪會被網友封為「最懂台灣的創業家」。
說到楊益的成功秘訣,可以從他公開分享的幾個重點來看:
創業心法 | 實際案例 | 成效 |
---|---|---|
在地化創新 | 將傳統麵攤升級為智能點餐 | 單店業績成長300% |
社群經營 | 用Line社群培養鐵粉 | 會員回購率達75% |
資源共享 | 創立店家互助平台 | 幫助200+小店家轉型 |
楊益的創業故事特別打動年輕世代,因為他證明不用富二代背景也能白手起家。他常說:「台灣到處都是機會,只是你有沒有蹲下來看。」這句話在各大校園演講時總能引起共鳴。現在很多大學生都在研究他的商業模式,PTT上甚至出現「楊益學」討論串,分析他每個決策背後的邏輯。從擺攤小弟到創業導師,楊益的崛起真的給台灣年輕人打了一劑強心針。
除了事業成功,楊益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超親民的形象。不像其他大老闆總是高高在上,他三不五時就會出現在自家店裡幫忙,還會親自回覆網友留言。有次被客人認出來,他不但請客還分享創業心得,這種真性情在商界真的很少見。難怪他的粉絲團追蹤數暴增,每次發文都有上萬人按讚,根本就是台灣創業圈的新世代偶像。
說到台灣創業圈的代表人物,楊益絕對是近年來備受矚目的新星。很多人都在問「楊益何時開始在台灣創業?他的事業時間軸」是怎麼展開的?今天就讓我們用最接地氣的方式,來聊聊這位創業家的發展歷程。楊益最早其實是從科技業起家,後來看準台灣市場的潛力才轉戰創業,這段過程充滿了台灣人最熟悉的「拚勁」和「韌性」。
楊益的事業發展可以說是步步為營,每個階段都踩得很扎實。從最初的小工作室到現在跨足多個領域,他的創業故事根本就是台灣中小企業升級的縮影。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很多同業都在收攤,他反而逆勢擴張,這種「敢衝」的個性真的很台灣味啊!
以下是整理出來的重要時間節點:
年份 | 重要事件 | 事業里程碑 |
---|---|---|
2015 | 成立第一家科技公司 | 專注物聯網解決方案開發 |
2018 | 進軍餐飲業 | 創立連鎖茶飲品牌「茶覺」 |
2020 | 跨足電商平台 | 推出「好物市集」生活選品平台 |
2022 | 成立創投基金 | 開始投資新創團隊 |
2024 | 拓展海外市場 | 在東南亞設立分公司 |
仔細看這個時間軸會發現,楊益的創業腳步其實很有節奏感。2015年剛起步時,他選擇從熟悉的科技領域切入,這很符合台灣人「做熟不做生」的保守性格。但到了2018年就開始展現野心,那個茶飲品牌現在在台北街頭到處都能看到,真的是打出一片天。最讓人佩服的是2020年疫情正嚴峻的時候,他不但沒縮手,還大膽切入電商,這種時機點的掌握真的很厲害。
說到他的事業版圖擴張,就不能不提2022年成立的創投基金。這個動作等於是把單打獨鬥的創業模式,升級成能夠扶持整個生態系的格局。現在很多年輕團隊都搶著要參加他們的孵化計畫,畢竟有前輩帶路真的差很多。而去年開始的海外佈局更是把台灣品牌帶出去的好例子,這種「立足台灣,放眼國際」的思維,正是現在台灣企業最需要的。
最近好多粉絲都在問「楊益最近在做什麼?2025最新動向追蹤」,這位台灣本土出身的創作才子確實動向備受關注。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掌握到的最新消息,楊益這半年來可以說是忙到腳不沾地,除了持續音樂創作外,還跨足了不少新領域呢!
先來看看楊益2025年的工作行程表:
時間 | 工作內容 | 地點 |
---|---|---|
2025.03-04 | 新專輯錄製 | 台北錄音室 |
2025.05 | 參與實境節目《創作進行式》 | 高雄拍攝 |
2025.06 | 開設個人YouTube頻道 | 線上 |
2025.07 | 籌備台北小型演唱會 | 台北Legacy |
特別要提的是他新開的YouTube頻道「楊益的日常」,才上線一個多月就突破10萬訂閱,內容超接地氣!從煮泡麵加什麼料最對味,到半夜睡不著即興創作,完全展現他私底下真實的一面。粉絲都說看完影片就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樣,完全沒有明星架子。
音樂方面也沒閒著,聽說新專輯已經進入最後混音階段,這次合作了不少台灣獨立音樂人,曲風會跟以往有些不同。上個月在高雄拍實境節目時,還被粉絲目擊在海邊拿著吉他試唱新歌,旋律超抓耳,讓大家期待值爆表!
最近他更常在IG限動分享準備演唱會的幕後花絮,從選歌到舞台設計都親力親為。有工作人員透露,這次演唱會會有不少驚喜橋段,可能還會邀請神秘嘉賓同台。台北場門票開賣當天就秒殺,可見楊益的人氣依舊火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