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粵音快速記憶法 | 香港人點讀天干地支? | 天干地支粵語發音教學

最近有朋友問我關於「天干地支粵音」嘅發音問題,原來唔少人對呢套傳統曆法系統嘅粵語讀法都好有興趣。天干地支唔單止用嚟記年,仲可以用嚟算命、擇日,識得正確發音真係好重要㗎!

首先講下天干,總共有十個,粵語讀法同普通話有啲唔同。比如「甲」讀「gaap3」,「乙」讀「jyut3」,最特別係「戊」讀「mou6」,成日有人讀錯做「mut6」。記住呢啲音,下次同朋友講生肖運程就唔會出醜啦!

地支就更加常用啦,十二個對應返十二生肖。我整理咗個表格,等大家一目了然:

天干 粵拼 地支 粵拼 生肖
gaap3 zi2
jyut3 cau2
bing2 jan4
ding1 maau5
mou6 san4
gei2 zi6
gang1 ng5
san1 mei6
jam4 san1
gwai3 jau5
seot1
hoi6

記唔記得舊年係乜年?2024甲辰年,今年2025就係乙巳年啦!講起嚟,有次我去算命,師傅話我八字入面「丙寅」個「寅」字讀成「jan4」先啱,唔係「jing4」,真係學到嘢。而家後生仔可能少接觸呢啲傳統文化,但其實睇農曆、拜神、擇日都會用到㗎!

仲有啊,唔好以為天干地支淨係得老人家先識,而家連手機輸入法都要打「jyut6ping3」先出到「乙卯」呢啲字。我個friend仲搞笑,佢話學識咗地支粵音之後,終於明點解阿媽成日話「戌時出世」嘅細路特別百厭,原來係因為對應狗仔時段,真係得意!

天干地支粵音

最近好多朋友問「天干地支粵音點讀?一次教你正確發音技巧」,其實呢啲傳統文化用語嘅發音真係好容易搞錯。今日就同大家分享下點樣讀得標準,特別係要注意粵語嘅九聲變化,同埋一啲常見嘅誤讀情況。記住啦,學識正確發音先可以同老一輩傾計時唔會出醜,仲可以喺傳統節日時威威㗎!

首先講下天干地支嘅基本概念,天干有十個,地支有十二個,成個系統用嚟紀年、紀月同紀日。粵語讀法同普通話好唔同,特別係個別字嘅聲調要特別小心。比如「乙」字,好多人會讀成「jat1」,其實正確係「jyut3」;又例如「巳」字,唔係讀「zi6」而係「ci5」。下面整理咗個對照表,等大家可以一目了然:

天干/地支 正確粵音 常見誤讀
gaap3 gap3
jyut3 jat1
bing2 bing1
ding1 ding2
mou6 ng6
gei2 gei1
gang1 gang2
san1 san4
jam4 jam1
gwai3 gwai1
zi2 zi1
cau2 zau2
jan4 jan1
maau5 maau1
san4 san1
ci5 zi6
ng5 ng1
mei6 mei5
san1 san4
jau5 jau1
seot1 seot3
hoi6 hoi5

練習發音嘅時候,建議大家可以用手機錄低自己把聲,對照返正確讀法。特別要注意「戊」同「戌」呢兩個字,好多人都會讀錯。另外「寅」字嘅聲調係第四聲,唔好讀成第一聲。記住粵語嘅入聲字要短促有力,好似「甲」「乙」呢啲字都要讀得乾淨俐落,唔好拖長尾音。

如果想再深入啲,可以搵啲粵語詩詞或者古書嚟讀,裡面經常用到天干地支,順便學埋傳統文化知識。平時睇電視劇或者聽電台節目時,都可以特別留意下主持人點讀呢啲字,慢慢就會掌握到正確發音技巧。最緊要係多啲開口讀,唔好怕醜,讀得多自然就會熟練㗎啦!

邊個會用天干地支粵音?原來這些行業最常用,其實喺香港仲有唔少專業領域會用到呢套傳統記法。雖然年輕一代可能覺得好陌生,但其實佢哋嘅生活週遭仲有好多隱藏版應用場景,尤其係啲需要精準時間記錄或行業術語嘅場合,天干地支嘅粵音讀法依然活躍緊!

首先講吓傳統行業,譬如風水命理師就係天干地支嘅重度使用者。佢哋幫客仔批八字、擇日時,成日都會講「甲子年」「丙午時」呢類術語,而且堅持用粵語發音先夠地道。另外中醫師開藥方時,有時會用「子午流注」理論配藥,呢個時候就會聽到佢哋用粵音講「戌時煲藥」「亥時服藥」之類嘅指示。

現代行業中,影視劇組拍古裝戲都成日接觸。尤其係拍歷史劇時,劇本對白要講「乾隆庚寅年」之類嘅台詞,演員同場記都會特別標註粵語讀音。仲有博物館導賞員解說文物年代時,為咗還原歷史感,都會刻意用返傳統讀法。

行業類型 使用場景舉例 常用天干地支詞例
風水命理 批八字、擇日 甲子、乙丑、丙寅
中醫藥業 用藥時辰指引 午時茶、酉時灸
影視製作 古裝劇台詞考據 康熙戊戌年、道光辛卯
文化導覽 文物年代解說 明代癸未年製

仲有個冷門但重要嘅應用係海事領域,老一輩船長用「羅經方位」時,會將圓周360度分成24等份,用天干地支加八卦命名,例如「子午線」「卯酉圈」呢啲專業名詞到而家仲用緊。而家後生仔可能淨係識GPS坐標,但傳統航海圖同潮汐表依然保留呢套系統,資深船員報方位時仍然會話「東北寅位有暗礁」咁樣。

天干地支粵音

天干地支粵音幾時用?傳統節日與命理時機,這個問題其實跟台灣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呢!雖然我們平常講國語,但老一輩在拜拜、看日子時,還是會用天干地支的粵語發音來算時間。像農曆新年貼春聯、端午節划龍舟,甚至結婚選日子,都跟這些傳統曆法有關。

說到實際應用,最常見的就是農民曆上的「擇日」啦!台灣人搬家、開市、嫁娶,都會翻農民曆找好日子。這些吉日通常會標註天干地支,像是「甲子日」、「丙午時」之類的。命理師幫人算命時,也會用生辰八字(就是出生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來推算運勢。

下面整理幾個台灣人最常用到天干地支的場合:

場合 使用方式 例子
傳統節慶 計算節氣日期 冬至是「壬子月」、端午是「午月午日」
婚喪喜慶 選擇吉日良辰 結婚選「黃道吉日」、安床看「沖煞」
命理算命 排八字命盤 用出生時辰推算「四柱」
建築動土 擇日開工 動土儀式選「天德日」

老一輩的台灣人特別重視這些,像是我阿嬤到現在還是會堅持在「寅時」(凌晨3-5點)拜天公,說這個時辰最靈驗。雖然年輕人可能覺得麻煩,但這些傳統其實蘊含了很多古人觀察天象的智慧呢!

現在很多手機APP也能查天干地支,不過要提醒大家,農民曆版本每個師傅算法不太一樣,有時候會看到不同版本寫的宜忌事項相反。這時候就要看你是比較相信哪個流派的說法,或者乾脆找信任的命理老師問清楚比較保險。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