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台灣發生了這些大事! | 你還記得1986的經典歌曲嗎? | 1986年出生的人現在幾歲?

1986年對很多人來說是個充滿回憶的年份,那時候的台灣還在戒嚴時期,但社會已經開始蠢蠢欲動。記得當時最紅的綜藝節目是《黃金拍檔》,張菲、倪敏然這些大哥在電視上耍寶,成為家家戶戶週末必看的娛樂。

那年國際上發生了不少大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車諾比核電廠事故。4月26日那天,烏克蘭的核電廠爆炸,輻射塵飄到整個歐洲,連台灣的新聞都天天報導。當時很多人第一次知道「輻射」這個詞有多可怕,超市裡的鹽巴還被搶購一空,因為謠傳可以防輻射。

1986年台灣大事記 國際事件
蔣經國續任總統 車諾比核災
台視播出《星星知我心》 美國挑戰者號爆炸
第一家中式速食店「香雞城」開幕 菲律賓人民力量革命

娛樂圈也是精彩得很,王傑憑著《一場遊戲一場夢》爆紅,那張專輯現在聽還是很經典。電影院裡最賣座的是《英雄本色》,周潤發的風衣墨鏡造型成為全民模仿對象。年輕人開始流行穿AB褲,搭配雷朋眼鏡,走在西門町簡直潮到出水。

體育方面,中華少棒隊在威廉波特奪冠,整個台灣都沸騰了。記得當時雜貨店的電視機前面總是擠滿人,大家一起為小選手加油。那時候的棒球真的很純粹,沒有簽賭案,只有滿滿的熱血。

1986

1986年台灣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帶你回顧關鍵時刻,那年真的是台灣社會轉型的重要年份,許多影響深遠的事情都在這一年發生。從政治、經濟到民生,每個領域都有值得記住的瞬間,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改變台灣的歷史片段吧!

說到1986年,絕對不能不提9月28日民主進步黨的成立。這天在台北圓山大飯店,一群黨外人士不顧戒嚴令的風險,公開宣布組黨,直接挑戰國民黨的威權統治。雖然當時政府揚言要依法取締,但最終在國內外壓力下默許其存在,這件事可以說是台灣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同一年,蔣經國總統也開始推動政治改革,包括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等,這些都在後來的1987年實現,但醞釀期正是從1986年開始。

經濟方面,1986年台灣的外匯存底首次突破500億美元,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外匯存底大國。這要歸功於台灣中小企業的旺盛出口能力,特別是電子、紡織等產業的蓬勃發展。當時的台北街頭,到處都可以看到新開的證券公司,股市開始熱絡起來,台灣錢淹腳目的說法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流傳的。

日期 事件 影響
9月28日 民主進步黨成立 打破國民黨一黨專政
全年 外匯存底破500億美元 確立台灣經濟奇蹟地位
3月 第一家中信銀分行開幕 民營銀行開放序幕

社會文化上,1986年也發生了不少有趣的事。像是台灣第一家麥當勞在台北民生東路開幕,排隊人潮繞了好幾圈,漢堡、薯條這些現在看來平常的食物,在當時可是超級新鮮的玩意兒。電視方面,台視的《天天開心》開播,成為台灣最長壽的綜藝節目之一,陪伴了好幾個世代的觀眾度過午餐時光。這些生活上的小變化,都顯示台灣社會正在快速現代化。

誰還記得1986年的台灣?這些回憶超珍貴。那時候的台灣正處於經濟起飛的黃金年代,大街小巷都充滿活力,現在回想起來真是讓人懷念啊!當時的台北街頭,摩托車還不像現在這麼多,路上最常見的是藍白相間的計程車,司機大哥總愛用台語跟你聊天,那種親切感現在很難再找到了。

1986年的台灣流行文化也超有趣,讓我整理幾個經典回憶給大家:

類別 代表事物 當時的價格
娛樂 小虎隊剛出道 卡帶約120元
飲食 黑松沙士配科學麵 沙士15元/瓶
交通 台北最後一批三輪車 車資約20-30元
家電 大同電鍋 約800元

那時候的夜市跟現在很不一樣,沒有那麼多觀光客,都是在地人在逛。最記得是士林夜市還在地上擺攤的年代,蚵仔煎一份才25元,老闆會用鐵板煎得滋滋作響,香味傳得老遠。放學後最愛跟同學湊錢買一支10元的枝仔冰,邊吃邊晃回家,現在想起來嘴角都會上揚。

電視節目也是經典,週六晚上一定要看《五燈獎》,全家圍在電視機前幫參賽者加油。那時候的連續劇像是《星星知我心》哭倒全台灣,街坊鄰居見面都在討論劇情。收音機裡最常播的是鳳飛飛和劉文正的歌,現在聽到這些旋律都還會忍不住跟著哼唱。

1986

1986年台灣經濟起飛的關鍵原因是什麼?這個問題要從當時的國際環境跟台灣內部政策一起看。那時候剛好碰到全球產業鏈重組,台灣抓住機會從傳統農業轉型成電子代工重鎮,加上政府推動「十大建設」打好基礎,讓台灣經濟像坐火箭一樣衝上去。

先講外部因素,1980年代美日貿易摩擦超嚴重,日本被迫把電子產業外移,台灣因為勞動力便宜、技術水準又不錯,自然成為最佳接棒人選。像台積電就是1987年成立的,雖然晚一年但醞釀期就是在1986年前後。另外美國那時候給台灣很多優惠關稅,讓我們的紡織、電子產品賣到美國根本不用怕貴。

內部政策更是關鍵,政府那時候做了幾件超聰明的事:

政策方向 具體措施 效果
基礎建設 中山高、中鋼、台中港等十大建設 解決產業發展的交通與原料瓶頸
科技產業扶植 設立新竹科學園區(1980年) 吸引海外學人回國創業
外匯管制放寬 逐步開放資本帳 讓企業更容易取得國際資金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台灣人的打拚精神。那時候很多中小企業老闆都是白天跑業務、晚上睡工廠,員工也願意加班衝產能。這種「台灣牛」精神配上剛好來臨的電腦革命,讓我們的電子零組件賣遍全世界。另外教育普及也很重要,當時台灣的國中畢業生超過七成會繼續升學,提供產業升級需要的人力資源。

說到產業轉型,1986年前後台灣的出口結構已經從香蕉、砂糖變成電子零件、成衣跟鞋子。政府還很聰明地推動「中心衛星工廠制度」,讓大廠帶小廠一起升級,這種產業聚落模式後來變成台灣製造業的競爭優勢。當時的經建會主委趙耀東就說過:「要把台灣變成亞洲的瑞士」,這種遠見真的影響很深遠。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