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熱到爆,我家陽台突然來了位不速之客——蟬在陽台,每天下午準時開演唱會。說真的,一開始覺得很吵,但聽久了反而有種「啊~這就是夏天啊」的感覺。這種小傢伙的生命週期超有趣,在地下當好幾年宅宅,上來曬太陽卻只能活幾週,根本是昆蟲界的「把握當下」代言人。
說到觀察蟬,我整理了些筆記給大家參考:
觀察重點 | 詳細說明 | 常見時間 |
---|---|---|
鳴叫頻率 | 公蟬求偶專用,溫度越高叫越嗨 | 午後1-5點最明顯 |
脫殼過程 | 背部裂開→慢慢蠕動出來→晾乾翅膀 | 清晨5-7點最佳觀測 |
飲食習慣 | 只吸樹汁,陽台盆栽要小心 | 整天都可能進行 |
壽命長短 | 成蟲約2-6週,但幼蟲能活2-17年 | – |
記得第一次看到牠脫殼真的嚇到,以為是外星生物入侵。那個半透明的殼黏在牆上,本尊卻不見蹤影,後來才發現牠躲在盆栽後面等翅膀變硬。現在我家小孩每天放學都衝去陽台「查勤」,比看卡通還認真。
這些小鄰居其實很怕干擾,有次我晾衣服太靠近,牠馬上閉嘴裝死。後來學乖了,要收衣服前會先咳嗽兩聲當通知,牠就會自動暫停演唱會。最近颱風要來,還特地用樹枝幫牠搭了遮雨棚,畢竟聽習慣後突然沒聲音反而會擔心啊!
為什麼夏天陽台總是有蟬在叫?原來是這個原因
每到夏天,陽台總會傳來「唧唧唧」的蟬鳴聲,有時候吵到連午覺都睡不著。其實這些小傢伙會出現在你家附近,可不是沒有原因的喔!蟬最愛待在樹木多的地方,如果你家陽台剛好有盆栽或附近有公園、行道樹,那就很容易吸引牠們來「開演唱會」啦。
蟬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躲在地下,等到夏天溫度夠高、土壤夠溫暖時才會鑽出來羽化。而且牠們特別喜歡在白天叫,主要是為了求偶,公蟬會用鳴叫聲吸引母蟬注意。所以說,你聽到的那些「噪音」,其實是牠們的戀愛進行曲呢!
蟬的小知識 | 說明 |
---|---|
出現季節 | 5-9月(夏季最活躍) |
鳴叫時間 | 白天,特別是中午前後 |
最愛環境 | 樹木多、濕度高的地方 |
叫聲目的 | 公蟬求偶、宣示地盤 |
仔細觀察會發現,蟬的叫聲其實有不同節奏。台灣常見的蟬種類像是熊蟬、草蟬,叫聲都不太一樣。牠們通常會選在枝幹上鳴叫,因為堅硬的表面能讓聲音傳得更遠。下次聽到蟬鳴時,不妨找找看聲音是從哪棵樹傳來的,說不定能發現牠們的身影喔!
這些小傢伙雖然吵,但壽命其實很短,成蟲只能活2-4週左右。而且牠們對環境很敏感,如果附近蟬叫聲很多,表示你住的地方生態還不錯呢!不過要是真的覺得太吵,關上窗戶或是放些白噪音,也能稍微降低牠們的存在感啦。
蟬在陽台吵到睡不著?教你3招輕鬆解決
夏天一到,陽台總是有蟬在那邊吱吱叫,吵得人根本沒辦法好好睡覺對吧?特別是最近這幾天(2025年7月中),蟬鳴聲真的超級誇張,早上五點就開始大合唱。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讓你不用跟這些小鄰居大眼瞪小眼,可以安安穩穩睡個好覺。
首先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物理隔音,把陽台的門窗關緊,再掛上厚一點的窗簾。如果你家陽台是開放式的,可以考慮裝個紗網門,既能通風又能降低噪音。記得要選密度高一點的紗網,效果會更好喔!另外在窗框縫隙貼個隔音條,花小錢就能有大效果。
隔音方法 | 花費程度 | 效果等級 |
---|---|---|
關緊門窗 | 免費 | ★★☆☆☆ |
加裝紗網門 | 中等 | ★★★☆☆ |
貼隔音條 | 便宜 | ★★★★☆ |
再來就是改變環境讓蟬不想來。蟬最喜歡停在樹枝上,如果你家陽台有盆栽,記得定期修剪枝葉。也可以在陽台放些柑橘類果皮或是薄荷精油,這些味道蟬都不太喜歡。我試過在陽台掛幾個裝水的寶特瓶,陽光折射會讓蟬覺得不舒服,它們就會自動搬家了。
最後這招比較特別,是用聲音對抗聲音。可以在房間放點白噪音,像是電風扇聲、雨聲之類的,把蟬鳴聲蓋過去。現在很多手機APP都有這種功能,我自己是用”潮汐”這個APP,裡面有各種自然音效可以選擇,睡前開著播放效果還不錯。不過要注意音量不要調太大,反而會影響睡眠品質。
台北陽台出現蟬鳴聲?都市生態觀察筆記
那天清晨在台北租屋處的陽台沖咖啡時,突然聽到熟悉的「唧——唧——」聲,抬頭發現鐵窗縫隙停著一隻黑褐色的蟬。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在鄉下抓蟬的夏天,沒想到現在連都市水泥叢林都能聽見蟬鳴了。仔細觀察才發現,原來公寓後巷那排被嫌礙事的榕樹,不知不覺已長到五樓高,枝葉間藏著好幾隻正在脫殼的若蟲。
觀察日期 | 發現地點 | 蟬種特徵 | 環境條件 |
---|---|---|---|
2025/07/10 | 大安區公寓陽台 | 體長約3cm,翅脈明顯 | 氣溫32°C,濕度75% |
2025/07/11 | 後巷防火巷榕樹下 | 發現3處蟬蛻,殼體完整 | 樹冠遮蔭率達60% |
這些年台北的綠化確實有改變,以前總覺得蟬鳴是郊區特產,現在連我家這種屋齡30年的老公寓,都能吸引蟬來產卵。里長說自從推行「樹木銀行」政策後,我們這區光去年就補植了二十幾棵原生樹種,像是樟樹、雀榕這些台灣原生植物,特別適合蟬類棲息。有次半夜倒垃圾,還看過獨角仙在路燈下盤旋,這些小驚喜讓都市生活多了點野趣。
最有趣的是上週末,對面棟的陳太太在群組抱怨蟬聲太吵,結果馬上被幾個年輕住戶反駁說這是「天然白噪音」。後來管委會折衷開了會,決議保留後巷樹木但定期修剪,既維護生態也兼顧居住品質。現在每天下午三點,整條巷子的蟬會突然齊聲鳴叫,那音量簡直像在開演唱會,連外送小哥等電梯時都會拿手機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