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若遊絲的5個危險徵兆,別輕忽! | 中醫教你:氣若遊絲怎麼調理最有效 | 氣若遊絲?可能是這3個習慣害的

最近天氣轉涼,診所裡多了不少氣若遊絲的病患。中醫師把脈時常說「脈象細弱如游絲」,這讓我想起小時候阿嬤常講的「人活一口氣」,當這口氣變得微弱時,真的會讓人特別擔心。

在中醫觀點裡,氣虛的症狀其實很常見,特別是換季時節。我整理了幾種容易「氣若游絲」的體質特徵:

體質類型 常見症狀 好發族群
氣虛型 說話無力、易喘、手腳冰冷 上班族、熬夜學生
血虛型 面色蒼白、頭暈目眩 生理期女性、貧血者
陽虛型 畏寒、精神萎靡 中老年人、久坐族

記得有次陪朋友去泰昌堂看診,醫師說他「脈象浮細如蜘蛛絲」,原來是長期加班導致氣血兩虛。那陣子他連爬兩層樓梯都會喘,講電話時聲音虛弱到像隨時會斷線,真的把大家嚇壞了。

說到游絲,最近玩《空洞騎士》時特別注意到遊戲裡那些細如髮絲的紡織物。現實中要是人的生命像游絲般脆弱,那真的需要好好調養。中醫師朋友教我幾個簡單的養氣方法:晨起喝溫鹽水、午休時按內關穴、晚餐後散步十五分鐘,這些小習慣對改善「氣若游絲」的狀態很有幫助。

前陣子在Mobile01看到酒駕受害者家屬的貼文,描述傷者「呼吸微弱如游絲」的狀況讓人揪心。這種外力造成的氣虛最令人無奈,也提醒我們要更重視交通安全。有時候想想,能自在呼吸、中氣十足地說話,真的是種福氣呢。

氣若遊絲

誰最容易出現氣若遊絲的狀況?中醫師告訴你,其實這跟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很多人以為只有老人才會虛弱到講話沒力氣,但其實門診裡越來越多30-40歲的上班族也開始有這種狀況,特別是那些整天待在冷氣房、三餐不定時又愛熬夜的族群,元氣消耗得比想像中還快。

中醫說的「氣若遊絲」不只是講話虛弱那麼簡單,還包含整天提不起勁、容易喘、手腳冰冷這些症狀。最讓人意外的是,很多外表看起來很健康的年輕人,其實體內氣血已經嚴重不足了。像我們診所最近就遇到好幾個工程師,明明才30出頭,卻因為長期加班、壓力大,講話都變得有氣無力。

高風險族群 常見症狀 中醫調理重點
熬夜上班族 頭暈目眩、講話無力 補肝腎、養心血
節食減肥族 手腳冰冷、容易喘 健脾益氣、溫補陽氣
久坐不動族 胸悶氣短、精神差 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壓力過大族 失眠多夢、聲音微弱 疏肝解鬱、安神定志

現在很多年輕人以為喝能量飲料就能補充元氣,其實這根本是治標不治本。中醫師最常遇到的情況是,病人覺得自己只是「最近比較累」,結果一把脈才發現氣虛得厲害。特別是那些每天靠咖啡提神的人,長期下來反而會把身體搞得更虛。有個銀行員就是這樣,早上要喝兩杯咖啡才能開會,下午又靠手搖飲撐著,結果越喝越累,最後連跟客戶講話都沒力氣。

除了上班族,家庭主婦也是容易被忽略的族群。整天忙家事、照顧小孩,很多媽媽們根本沒時間休息,等到發現自己講話越來越小聲時,通常都已經氣血兩虛了。中醫門診最常聽到媽媽們說:「醫生啊,我最近講話都沒力氣,小孩都說我聲音像蚊子叫。」這種情況光靠休息是不夠的,還需要配合中藥調理才能慢慢把元氣補回來。

最近天氣變化大,身邊好多朋友都感冒了,講話有氣無力的樣子讓人有點擔心。什麼時候要特別注意氣若遊絲的警訊?其實這種狀況不只是感冒才會出現,很多時候都是身體在跟我們求救的信號。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要特別留意的時刻,這些都是我們平常容易忽略的小細節。

老人家如果突然說話變得很虛弱,或是呼吸聲變得特別輕,這絕對不能輕忽。我阿嬤上次就是這樣,原本講話中氣十足的人突然聲音變得很小,送醫才發現是輕微中風的前兆。還有長期熬夜的上班族,如果發現自己講話越來越吃力,可能不是單純的疲勞,而是心肺功能開始出問題的徵兆。

情境 可能原因 建議動作
老人突然聲音變弱 中風前兆、心肺功能衰退 立即就醫檢查
長期熬夜後氣虛 心肺功能受損、自律神經失調 調整作息並做健康檢查
運動後呼吸困難 氣喘、心臟問題 停止運動並就醫
感冒後持續虛弱 併發肺炎、心肌炎 盡快回診追蹤

小朋友如果玩到一半突然變得很安靜,或是呼吸變得淺又快,這也很可能是身體出狀況了。我鄰居的小孩上次就是玩得太嗨,後來媽媽發現他講話變得斷斷續續,送急診才發現是氣喘發作。這種時候千萬不要以為是孩子玩累了,一定要提高警覺。

慢性病患者更要特別注意,像糖尿病或高血壓的病人,如果突然覺得講話很費力,可能是血糖過低或血壓異常的表現。我表哥就有糖尿病,有次聚餐時他說話突然變得很小聲,還好家人馬上給他補充糖分,才避免更嚴重的狀況發生。

氣若遊絲

氣若遊絲到底是什麼感覺?過來人親身分享這個問題,讓我回想起去年重感冒時那種喘不過氣的恐怖體驗。那時候連講話都像在擠牙膏,每個字都要用盡全力才能吐出來,胸口像被大石頭壓住,呼吸淺到幾乎感覺不到空氣進出。最可怕的是明明意識清醒,身體卻像被按了慢速鍵,連抬手拿水杯都要分好幾個步驟才能完成。

這種狀態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日常動作變得超級吃力,我整理了一份當時的體感對照表:

正常狀態 氣若遊絲狀態
自然深呼吸 只能用嘴巴小口吸氣
說話流暢 每說3個字就要停頓
輕鬆翻身 要抓著床沿慢慢挪
30秒喝完水 花5分鐘才能吞幾口

記得有次想叫外送,光是對著手機講「我要一碗粥」就喘到滿頭汗,最後還是用打字訂餐。護理師朋友說這種時候最怕恐慌,反而會更耗氧,要像哄小孩一樣對自己說「慢慢來沒關係」。那陣子連洗澡都要家人守在門外,因為熱水蒸氣會讓呼吸更困難,有次差點在浴室腿軟跌倒,現在想起來還是會怕。

最煎熬的是半夜睡睡醒醒,每次快睡著時就會突然驚醒,因為身體自動偵測到呼吸太淺。醫生說這就像電池永遠充不飽電,明明躺在床上十小時,起床卻比沒睡還累。後來學會把枕頭墊高成45度,搭配蒸氣吸入才稍微好轉,但那個月的記憶就像被霧氣籠罩,所有事情都模模糊糊的。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