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洞位置疼痛排行榜!選對不痛 | 穿耳洞怕痛?這5個位置最友善 | 耳垂vs耳骨!哪個打洞比較痛?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耳洞到底有多痛?」其實每個部位嘅耳洞疼痛指數都唔同,仲要考慮個人忍痛程度同師傅手勢。我整理咗幾個常見位置嘅實際感受,俾大家參考吓,等你可以揀個最啱自己嘅位置!

首先講吓最基本嘅耳垂,呢個絕對係入門首選。大部分人都話似被蚊咬咗一下,痛感好快就消失。不過要留意耳垂厚度,如果比較厚嘅話可能會多一啲拉扯感。我個朋友阿美話佢打完仲可以即刻去食麻辣鍋,完全冇影響。

耳洞位置 疼痛指數 (1-5) 癒合時間 適合新手程度
耳垂 1-2 4-6週 ★★★★★
耳骨(上緣) 3-4 3-6個月 ★★★☆☆
耳窩 4 6-12個月 ★★☆☆☆
耳屏(小耳朵) 4-5 6-12個月 ★☆☆☆☆

耳骨位就真係要諗清楚先,特別係耳骨上緣同耳窩。我表姐上個月去打耳窩,佢話個種痛係一種好深層嘅壓痛,持續咗成個禮拜先開始消退。而且耳骨位好易發炎,瞓覺壓到都會痛醒,真係要好有耐心照顧。

最刺激嘅應該係耳屏位(小耳朵),我同事阿強貪得意去打,結果痛到當場飆淚。師傅話呢個位軟骨密度高,穿過去個下真係會眼前一黑。不過佢而家戴住個小耳環又覺得好值得,話痛一次可以靚好耐。

仲有啲特別位置好似耳輪腳同對耳屏,痛感都幾極端。我嘅經驗係,愈接近面部神經嘅位置就愈痛,而且癒合期間會一直有存在感。有個美容師同我講,佢見過最勇嘅客人都係分幾次打,一次過打太多真係會痛到懷疑人生。

耳洞疼痛指數

什麼人最適合打耳洞?疼痛指數因人而異的關鍵因素其實跟個人體質、心理狀態和護理習慣都有關係。很多人以為打耳洞只是小事一樁,但其實每個人的感受差異超大,有人覺得像被蚊子叮,有人卻痛到飆淚。今天就來聊聊哪些人比較適合打耳洞,還有為什麼大家的痛感會差這麼多。

首先,皮膚修復能力強的人特別適合打耳洞。這類型的人通常傷口癒合快,發炎機率低,耳洞護理起來輕鬆很多。相反地,如果你是容易過敏或蟹足腫體質,可能要三思而後行,因為打完後可能會紅腫好幾個月都不消。另外,不怕痛的人當然也比較適合,但這個”不怕痛”其實跟心理素質有關,緊張時肌肉會緊繃,反而讓痛感更明顯。

適合程度 類型 原因
★★★★★ 新陳代謝快 傷口癒合速度快
★★★★☆ 平常有穿耳環習慣 耳垂已經適應外來物
★★☆☆☆ 容易過敏 可能對金屬過敏
★☆☆☆☆ 蟹足腫體質 容易留下明顯疤痕

再來談談疼痛指數的關鍵因素。很多人不知道,打耳洞的痛感和耳垂厚度直接相關,肉肉耳垂的人通常會比薄耳垂的人更有感覺。打洞當下的技術也很重要,有些店家會用傳統手穿,有些用專業穿耳槍,後者通常比較不痛。季節也有差,夏天打耳洞因為流汗多,反而比冬天更容易發炎,間接讓疼痛感持續更久。

最後要提醒,事後護理才是影響疼痛感的關鍵。有些人打完就忘記清潔,結果細菌感染痛到不行。建議每天用生理食鹽水清洗,轉動耳針避免黏住,這些小動作都能大幅降低不適感。還有啊,打完前兩週最好別游泳或泡溫泉,水裡的細菌可能會讓你的耳洞痛到想哭。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什麼時候打耳洞最不痛?季節與時段選擇全攻略」,其實打耳洞的疼痛感真的跟時間點很有關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過來人的經驗談,讓想穿耳洞的朋友可以選對時機,降低不舒服的感覺。

首先講季節選擇,秋冬絕對是首選!因為夏天容易流汗,傷口碰到汗水會刺痛又容易發炎,冬天傷口比較乾爽好照顧。而且天氣冷的時候血管會收縮,打下去的瞬間痛感會減輕很多。不過要避開寒流來襲那幾天,太冷反而會讓耳朵凍僵,穿洞時更容易腫脹。

至於一天中的最佳時段,建議選下午2-4點。這個時間身體的疼痛耐受度最高,而且不是剛吃飽或空腹狀態。早上剛起床血液循環還沒完全恢復,晚上則可能因為疲勞讓痛感更明顯。另外女生要避開生理期前後3天,這段時間對疼痛會特別敏感。

下面整理幾個重點時段的比較:

時段 疼痛指數 適合程度 備註
夏季中午 ★★★★☆ 不推薦 易出汗感染
冬季下午 ★★☆☆☆ 最推薦 血管收縮痛感低
生理期 ★★★★☆ 不適合 荷爾蒙影響敏感度
飯後1小時 ★★☆☆☆ 推薦 血糖穩定耐受度佳
熬夜後 ★★★★☆ 避免 身體疲勞痛感加劇

穿耳洞前記得要找專業店家,現在有些美容工作室會用冰敷或麻藥減輕痛感。打完後保持傷口清潔最重要,每天用生理食鹽水消毒2-3次,轉動耳針時要輕柔。如果發現紅腫熱痛持續好幾天,一定要趕快去看醫生喔!

耳洞疼痛指數

最近想打耳洞卻不知道從哪裡下手?耳洞位置怎麼選?9大熱門部位疼痛指數大公開!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台灣最常見的耳洞位置,還有實際打過的網友們回報的痛感評比,讓你在決定之前能有個心理準備。畢竟每個人對疼痛的感受不同,但參考別人的經驗總比自己瞎猜來得好對吧~

首先是最基本的耳垂位置,這裡是新手入門首選,肉多神經少,穿過去的時候大概就像被用力捏一下的感覺。不過要注意的是,耳垂厚度因人而異,太厚的話可能會有明顯的脹痛感。再來是近年很流行的耳骨部位,像是耳輪、對耳輪這些地方,雖然看起來很潮,但因為軟骨組織的關係,穿洞當下會有「喀」一聲的感覺,後續保養也比較麻煩。

說到最痛的部位,很多打過的人一致認同是耳屏(就是耳道前面那個小突起)和耳蝸,這兩個地方不僅穿的時候痛,連後續換耳環都可能讓人想哭。但偏偏這兩個位置戴起耳環來特別有型,所以還是有不少愛美的人願意忍痛嘗試。另外像耳窩、耳橋這些比較特殊的位置,建議真的要找經驗豐富的師傅操作,不然很容易打歪或是發炎。

這邊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給大家參考不同部位的疼痛指數和恢復時間:

耳洞部位 疼痛指數(1-5) 恢復時間
耳垂 1.5 4-6週
耳輪 3 3-6個月
對耳輪 3.5 4-8個月
耳屏 4.5 6-12個月
耳蝸 4 5-8個月
耳窩 3 3-5個月
耳橋 4 6-12個月
耳骨 3.5 4-9個月
小耳朵 2.5 2-4個月

實際去打耳洞的時候,師傅的手法和使用的工具也會影響疼痛程度。現在很多店家都是用一次性穿耳器或是專業穿刺針,比起以前用槍打的真的舒服很多。記得打完之後要乖乖聽師傅的話做好清潔,尤其是夏天容易流汗的時候更要小心照顧,不然發炎起來可是會痛到想罵人的。另外也要注意有些部位睡覺時容易壓到,剛打完的前幾週最好避免側睡,不然傷口被壓到可是會痛到醒過來喔!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