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鄉親大家好,今天要來聊聊台灣民間很重視的「楊公忌日」。這個習俗其實流傳很久了,老一輩的人特別在意,說這天做事情要特別小心,不然容易碰到衰事。到底什麼是楊公忌日?為什麼大家這麼忌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楊公忌日又叫做「楊公十三忌」,一年有十三天,每個月都有一天是這個大忌日。相傳這是唐朝風水大師楊筠松訂下來的,他發現這幾天特別容易發生意外,所以提醒大家要避開重要事情。現在很多農民曆上都會特別標註這幾天,老人家看日子辦事都會先避開。
月份 | 楊公忌日(農曆) |
---|---|
正月 | 十三日 |
二月 | 十一日 |
三月 | 初九日 |
四月 | 初七日 |
五月 | 初五日 |
六月 | 初三日 |
七月 | 初一、廿九日 |
八月 | 廿七日 |
九月 | 廿五日 |
十月 | 廿三日 |
十一月 | 廿一日 |
十二月 | 十九日 |
這幾天到底要注意什麼?老一輩說法很多,像是不要搬家、不要結婚、不要開張做生意,連出遠門都要特別小心。我阿嬤就常說,她年輕時有鄰居不信邪,硬要在楊公忌日搬新家,結果沒多久就生意失敗,後來只好又搬回舊家。雖然聽起來有點玄,但這種事寧可信其有啦!
現在年輕人可能比較不care這個,但如果你要辦重要事情,建議還是翻翻農民曆避開這些日子。像2025年的楊公忌日,農曆四月初七(國曆5月4日)就是其中一天,這天老一輩都會特別提醒不要做重大決定。其實這種傳統習俗就是求個心安,反正一年也就這幾天,避開也沒什麼損失對吧?
楊公忌日是什麼?台灣人必知的傳統禁忌,其實是民間流傳的特殊日子,相傳這幾天諸事不宜,做重要決定或舉辦喜事都可能招來厄運。老一輩的台灣人特別重視這些禁忌,尤其在做生意、搬家或結婚時,一定會翻農民曆避開這些日子。雖然現代年輕人可能不太在意,但了解這些傳統習俗,對融入台灣在地文化還是很有幫助的喔!
楊公忌日共有13天,分散在農曆各月份中,這些日子據說是唐朝風水大師楊筠松訂定的凶日。老一輩常說「楊公忌,百事忌」,在這幾天要特別小心避免重要活動。以下是2025年剩下的楊公忌日對照表:
農曆日期 | 國曆日期 | 禁忌事項 |
---|---|---|
正月十三 | 2025/2/10 | 忌開市、動土 |
二月十一 | 2025/3/11 | 忌嫁娶、遠行 |
三月初九 | 2025/4/7 | 忌簽約、入宅 |
四月初七 | 2025/5/5 | 忌開工、投資 |
五月初五 | 2025/6/2 | 忌搬家、安床 |
六月初三 | 2025/6/30 | 忌祭祀、求醫 |
七月初一 | 2025/7/27 | 忌開張、訴訟 |
七月廿九 | 2025/8/24 | 忌嫁娶、破土 |
八月廿七 | 2025/9/21 | 忌遠行、簽約 |
九月廿五 | 2025/10/19 | 忌入宅、動土 |
十月廿三 | 2025/11/16 | 忌開市、投資 |
十一月廿一 | 2025/12/14 | 忌安床、搬家 |
十二月十九 | 2026/1/11 | 忌嫁娶、祭祀 |
台灣民間對楊公忌日的禁忌相當講究,像是南部有些傳統商家至今仍會在這幾天拉下鐵門休息,連菜市場的攤販也會明顯變少。雖然有人覺得這是迷信,但很多長輩寧可信其有,特別是遇到重大人生決定時,還是會乖乖避開這些日子。像是結婚選日子,就算飯店檔期再難喬,長輩們看到是楊公忌日絕對會打槍重選,這可是關係到一輩子幸福的大事啊!
這些禁忌背後其實反映台灣人對「趨吉避凶」的重視,雖然現代社會步調快,很多人已經不太看農民曆了,但像是營造業、房仲業等傳統產業,還是會特別注意楊公忌日。有些公司甚至會把這些日期標註在行事曆上,提醒業務員這幾天不要簽重要合約。畢竟台灣人常說「有拜有保庇」,既然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智慧,加減參考一下也沒什麼損失啦!
2025年楊公忌日有幾天?快記下來避開!老一輩常說這些日子諸事不宜,連搬家、結婚都要特別注意。今天就幫大家整理好2025年的楊公忌日清單,記得存起來或分享給家人朋友,下次要辦重要事情前先避開這些日期比較安心啦~
根據農曆算法,楊公忌日每年固定有13天,分別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這些日子在傳統習俗中被認為是「百事忌」,特別是出遠門、動土或簽約更要小心。
幫大家把2025年的楊公忌日對應成國曆日期整理成表格,這樣查起來更方便:
農曆日期 | 國曆日期 | 星期 |
---|---|---|
正月十三 | 2025/2/10 | 星期一 |
二月十一 | 2025/3/10 | 星期一 |
三月初九 | 2025/4/7 | 星期一 |
四月初七 | 2025/5/5 | 星期一 |
五月初五 | 2025/6/2 | 星期一 |
六月初三 | 2025/6/30 | 星期一 |
七月初一 | 2025/7/28 | 星期一 |
七月廿九 | 2025/8/25 | 星期一 |
八月廿七 | 2025/9/22 | 星期一 |
九月廿五 | 2025/10/20 | 星期一 |
十月廿三 | 2025/11/17 | 星期一 |
十一月廿一 | 2025/12/15 | 星期一 |
十二月十九 | 2026/1/12 | 星期一 |
仔細看會發現2025年的楊公忌日剛好都落在星期一耶!雖然現代人比較沒那麼忌諱,但如果是長輩堅持要看的良辰吉時,或是你自己寧可信其有,那這些日期最好先記起來。像明年二月過年前那個正月十三(2/10)就要特別注意,很多人會趕在過年前搬家或裝修,記得避開這天比較好。
另外提醒大家,農曆七月有兩個楊公忌日(七月初一和七月廿九),剛好是鬼月期間,傳統上會更謹慎。像七月廿九(8/25)那天如果剛好要簽房屋合約或開工,長輩可能會碎念很久喔~總之把表格存起來準沒錯,需要的時候快速查一下,省得臨時翻農民曆手忙腳亂啦!
為什麼老一輩特別在意楊公忌日?這個問題其實跟台灣傳統的民間信仰與農耕社會背景息息相關。楊公忌日指的是相傳宋代風水大師楊救貧(楊公)的忌辰,在農曆特定日期被認為是「百事忌」的大凶日,老一輩的人從小就被長輩告誡這天不能辦重要事情,這種觀念深植在他們的日常生活裡。
老一輩對楊公忌日的重視,可以從他們的生活習慣看出端倪。像是結婚、搬家、開市這些人生大事,長輩一定會翻農民曆避開這些日子。我阿嬤就常說:「楊公忌日動土會帶衰三年!」這種口耳相傳的禁忌,在沒有科學驗證的年代,成為最直接的生活指南。
楊公忌日月份 | 農曆日期 | 常見禁忌事項 |
---|---|---|
正月 | 十三 | 不宜嫁娶、開工 |
二月 | 十一 | 忌遠行、簽約 |
三月 | 初九 | 避免動土、搬家 |
四月 | 初七 | 不宜開市、投資 |
五月 | 初五 | 忌治病、手術 |
這些禁忌的形成其實跟早期農業社會的經驗累積有關。老一輩的人發現某些日子特別容易發生意外或收成不好,久而久之就歸因於楊公忌日的影響。像是我家隔壁的阿伯說,他年輕時不信邪在楊公忌日蓋豬舍,結果那年豬隻真的病死大半,從此再也不敢鐵齒。這種親身經歷的「教訓」,讓老一輩更加堅信這些傳統禁忌的重要性。
現在年輕人可能覺得這些禁忌很迷信,但對老一輩來說,這不只是信仰問題,更是一種生活智慧的傳承。他們會用「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來看待這些日子,畢竟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遵守這些規矩往往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就像我媽常說的:「有些事可以試試看,但楊公忌日這種事還是別試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