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老家抽屜時,翻到阿公年輕時收到的書信,上面寫著「隨函附上家鄉土產,敬祈 哂纳」,突然覺得這種文雅的用詞現在真的好少見了。以前的人寫信真的很有溫度,連請對方收下禮物都說得這麼含蓄有禮,不像現在LINE都直接打「這個給你喔」XD
說到「哂纳」這個詞,其實就是請對方笑納、收下的意思,特別用在送禮時表示謙虛。老一輩的台灣人寫信時,常常會搭配這些文雅的用語,讓整封信讀起來特別有味道。像我們現在可能就直接說「請收下」,但古人就會用「哂纳」來表達同樣的意思,還多了份文雅感。
這裡整理幾個書信常用詞的古今對照,大家看完可能會覺得很有趣:
古代用語 | 現代說法 | 使用情境 |
---|---|---|
敬祈哂纳 | 請你收下 | 贈送禮物時 |
尚望賜覆 | 等你回信 | 期待對方回信 |
恭請鈞安 | 祝你健康 | 問候長輩 |
記得小時候看長輩寫信,結尾總會用「敬請 哂纳」這樣的詞,現在想起來真的很有時代感。那時候連送個伴手禮都要寫得這麼文謅謅的,雖然現在覺得有點麻煩,但這種含蓄的美感其實滿值得保留的。現在年輕人可能連「哂」字怎麼寫都不知道了,更別說用在日常生活裡。
我發現這些書信用語最有趣的地方在於,明明是在送禮物給別人,卻要用「敬祈」、「哂纳」這種看似對方在施恩的詞彙。這種自謙的文化真的很有特色,把送禮這件事包裝得這麼優雅。現在網購直接寫「商品已寄出」,整個感覺就差很多啊!
什麼時候該用「敬祈哂納」?台灣人寫信的禮貌用語時機
在台灣寫正式信件時,「敬祈哂納」這個詞其實蠻常出現的,但很多人不太確定到底什麼場合才適合用。簡單來說,這是一種非常恭敬的表達方式,通常用在送禮或附上文件時,意思是「希望您能笑納」。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詞比較文雅,用在太日常的場合反而會顯得有點奇怪喔!
常見使用情境
場合 | 適用對象 | 替代用語 |
---|---|---|
正式商務往來 | 客戶、長輩 | 敬請笑納、謹呈 |
學術論文投稿 | 教授、評審 | 敬請指教、懇請惠閱 |
婚喪喜慶禮金 | 長輩、上司 | 聊表心意、敬請笑納 |
一般朋友送禮 | 平輩、晚輩 | 一點心意、希望喜歡 |
如果是寫給公司主管或客戶,附上禮品時用「敬祈哂納」就蠻得體的,但如果是送禮給好朋友,直接寫「這是我特地挑的,希望你會喜歡」反而更自然。台灣人在正式信件中很重視禮貌用語的分寸,用得太過反而會讓對方覺得有距離感。
另外要注意的是,「哂納」的「哂」字讀音是「ㄕㄣˇ」,很多人會不小心唸錯。這個詞源自古代文人雅士的用語,帶有謙虛的意味,表示「雖然禮物微薄,但請您不要嫌棄」。現在年輕一代可能比較少用這麼文謅謅的說法,但在某些傳統產業或正式場合還是很常見。
寫信時除了用詞要得體,整體語氣也要搭配。比如開頭可以用「敬啟者」或「某某先生大鑒」,結尾再配合「敬祈哂納」就會顯得很完整。如果是電子郵件,現代人通常會簡化一點,但基本禮貌還是不能少,畢竟這代表一個人的修養和對對方的尊重。
為什麼老一輩寫信愛用「敬祈哂納」?背後的文化意義
每次翻到長輩珍藏的舊信件,總會看到「敬祈哂納」這四個字工整地寫在結尾處。這種現在年輕人很少用的詞彙,其實承載著台灣老一輩人深厚的禮儀文化。在過去那個書信往來頻繁的年代,這不僅是客套話,更反映了台灣人重視人際關係、講究分寸的處世哲學。
「哂納」這個詞源自文言文,「哂」是微笑接受的意思,「納」則是收下,合起來就是「請您笑著收下」的謙遜說法。老一輩用這個詞,通常是隨信附上禮物或心意時使用,展現出送禮時那種「禮輕情意重」的含蓄美。這種表達方式比直接說「請收下」來得優雅,也更能體現送禮者的修養。
用語 | 適用場合 | 文化意涵 |
---|---|---|
敬祈哂納 | 隨信附禮時 | 謙遜有禮,展現文人風範 |
敬請笑納 | 一般送禮時 | 較為通俗,但仍保持禮節 |
區區薄禮 | 強調禮物微薄 | 表現自謙,降低收禮者壓力 |
在物資不豐裕的早年台灣社會,人們特別注重送禮的藝術。「敬祈哂納」這種文雅的用詞,能讓收禮的人不會覺得有負擔,同時也讓送禮這件事變得更有文化底蘊。這跟現代人直接寫「這送你」或貼個表情符號的隨性風格,形成強烈對比。老一輩的書信往來中,每個字詞的選用都是經過斟酌的,處處可見對收信人的尊重。
觀察老信件會發現,「敬祈哂納」常與「不成敬意」、「聊表心意」等謙詞搭配使用。這種層層疊加的謙遜表達,正是台灣傳統文化中「以退為進」的智慧。透過降低自己的姿態來抬升對方的地位,讓收禮的人感受到被尊重的溫暖。即使是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這種精神層面的富足反而更顯珍貴。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正確使用「敬祈哂納」?台灣傳統書信禮儀教學」,這個在現代已經很少見但其實超級重要的書信用語。很多年輕朋友可能連聽都沒聽過,但在正式場合或長輩往來時,用對這些詞彙可是會大大加分喔!
「敬祈哂納」這個詞通常用在送禮時附上的卡片或書信中,意思是「恭敬地請您笑納」。這個詞特別適合用在送禮給長輩、上司或重要客戶時,展現你的禮貌和誠意。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詞比較正式,如果是送禮給很熟的朋友,用「小小禮物不成敬意」反而會更自然親切。
在台灣傳統書信禮儀中,用詞的選擇會根據收件人的身份和場合有所不同。下面這個表格幫大家整理幾種常見情況:
場合/對象 | 適合用語 | 使用時機 |
---|---|---|
長輩/上司 | 敬祈哂納 | 正式送禮時 |
平輩朋友 | 小小禮物不成敬意 | 日常送禮 |
晚輩 | 聊表心意 | 長輩送晚輩禮物時 |
商業往來 | 敬請笑納 | 客戶送禮 |
寫信時除了用詞要得體,整體格式也很重要。傳統書信通常會以「敬啟者」開頭,結尾用「敬祝 時祺」等問候語。如果是附在禮物上的小卡片,可以簡單寫「敬贈」或「敬賀」加上你的名字。記得字跡要工整,最好用毛筆或鋼筆書寫,這樣會更有誠意。
現在雖然大家都習慣用LINE或電子郵件,但在某些重要場合,比如婚喪喜慶、過年送禮時,手寫的卡片配上得體的用語,真的會讓人感受到你的用心。特別是送禮給長輩時,他們看到這些傳統用語會特別開心,覺得你有把禮數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