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陽台養龜的事情,其實在都市裡用陽台空間養龜是個不錯的選擇,尤其對住公寓的人來說。不過要注意的事情可不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陽台的環境適不適合,像是日照時間、通風程度這些都很重要。
養龜新手最常問的就是該準備哪些東西,這邊整理個簡單的表格給大家參考:
必備物品 | 建議規格 | 注意事項 |
---|---|---|
飼養箱 | 至少龜體長5倍大小 | 要有陸地和水域區 |
加熱燈 | UVB 5.0以上 | 每天開8-10小時 |
水盆 | 深度不超過龜殼高度 | 每天換水 |
底材 | 無毒砂石或磁磚反面 | 避免小石子怕誤食 |
溫度計 | 數位式較準確 | 監測日夜溫差 |
說到龜種選擇,台灣常見的巴西龜雖然好養但長大後會很佔空間。推薦可以考慮屋頂龜或地圖龜這種中小型龜,成體大概15-20公分左右,比較適合陽台環境。記得買龜要找合法繁殖場,不要買來路不明的個體,這點超級重要!
餵食方面很多人以為龜只要吃飼料就好,其實要搭配蔬菜水果才營養均衡。像地瓜葉、空心菜這些台灣常見的蔬菜都很適合,水果的話可以給蘋果、香蕉,但要注意份量不能太多。幼龜時期每天餵一次,成龜兩三天餵一次就夠了,餵太多反而容易生病。
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溫度的控制,台灣夏天陽台溫度可能飆到40度以上,這時候一定要做好遮陽跟通風。可以用遮光網擋掉部分陽光,或是放個小電扇幫助空氣流通。冬天寒流來的時候則要注意保溫,特別是幼龜很怕冷,必要時要用加溫棒維持水溫。
陽台養龜新手必看:第一次養就上手的5個訣竅
最近發現好多朋友開始在陽台養龜,但常常手忙腳亂不知道從何開始。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實用的訣竅,讓你的龜龜在陽台也能過得超舒服!養龜其實沒想像中難,只要掌握幾個重點,連新手都能輕鬆上手。這些都是我跟龜友們交流多年累積的經驗,絕對不是那種教科書式的理論喔~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環境佈置啦!陽台養龜最怕的就是溫差太大,建議可以用這種組合:
必備物品 | 功能說明 | 推薦品牌 |
---|---|---|
加溫燈 | 維持適當溫度 | Zoo Med、Exo Terra |
遮蔽處 | 提供躲藏安全感 | 自製或寵物店購買 |
淺水盆 | 飲水兼泡澡用 | 任何食品級容器 |
再來是餵食技巧,很多人以為烏龜什麼都吃就亂餵,其實幼龜跟成龜的飲食需求差很多。幼龜需要每天餵食,以專用飼料為主搭配少量蔬菜;成龜則可以2-3天餵一次,蔬菜比例要提高。記得要觀察龜龜的便便形狀,太稀可能就是吃太多或食物不對喔!
日常清潔也是關鍵,陽台環境容易積灰塵,建議每週至少要徹底清洗一次水盆和環境。我發現用舊牙刷清潔龜殼縫隙特別好用,龜龜還會覺得很舒服呢!水質部分,自來水最好先靜置一天除氯,或是直接用飲用水更安全。
最後提醒大家健康觀察要細心,健康的龜龜眼睛應該要明亮有神,殼要硬實沒有異味。如果發現龜龜突然不吃東西或活動力下降,可能是生病了要趕快帶去看醫生。台北、台中都有幾間專門看爬蟲類的獸醫院,可以事先查好以備不時之需。
互動方式也很重要,龜龜雖然看起來慢吞吞的,其實每隻都有不同個性。有些喜歡被摸下巴,有些則比較害羞。建議新手可以先從定期用手餵食開始,讓龜龜熟悉你的氣味,慢慢建立信任感。記得動作要輕柔,太突然的動作會嚇到牠們喔!
最近走在台灣的公寓社區裡,總會發現不少陽台上多了些「慢活」的小居民——烏龜。為什麼台灣人越來越愛在陽台養烏龜?這股風潮其實跟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密不可分。首先,烏龜比起貓狗更適合都會區的居住環境,牠們不需要每天遛,也不會發出噪音打擾鄰居,對於住在公寓大樓的人來說簡直是完美寵物。再加上台灣氣候溫暖潮濕,很適合烏龜生長,只要準備個簡單的水盆和遮陽處,就能讓這些小傢伙過得很舒服。
另一個關鍵因素是現代人工作忙碌,烏龜的照顧相對簡單很多。每天餵食一次、定期換水,就算主人加班或出差幾天也不用太擔心。而且烏龜壽命長,可以陪伴主人很久,不像其他寵物可能幾年後就要面對生離死別。很多家長也喜歡讓小朋友養烏龜,因為可以教導孩子負責任的態度,又不會造成太大負擔。
養烏龜優點 | 說明 |
---|---|
空間需求小 | 一個水盆加曬台就能滿足基本需求 |
照顧簡單 | 每天餵食1次,每週換水2-3次即可 |
安靜不擾鄰 | 不會叫也不會亂跑,適合公寓生活 |
花費低廉 | 飼料便宜,醫療費用相對其他寵物低 |
說到養烏龜的樂趣,很多主人會分享觀察牠們曬太陽、游泳的可愛模樣,那種慢條斯理的動作特別療癒。有些龜友還會在陽台布置小型生態缸,種些水生植物,讓烏龜有更自然的生活環境。這種微型造景也成為都市人親近自然的方式之一。不少龜友社群在網路上分享經驗,從如何選擇合適品種到生病時該怎麼處理,都能找到熱心網友提供建議。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選擇飼養外來種的台灣原生龜類,像是食蛇龜或柴棺龜,避免購買可能影響生態的進口品種。有些動保團體也會舉辦認養活動,讓被棄養的烏龜找到新家。這種負責任的飼養觀念,讓養龜不僅是個人嗜好,更成為一種生態保育的實踐。
陽台養龜最佳時機:什麼季節最適合開始養?這個問題其實跟台灣的天氣變化息息相關。養龜新手最常遇到的狀況就是買回家後發現龜龜適應不良,其實關鍵就在於季節選擇。台灣的氣候雖然溫暖,但不同季節的溫差和濕度變化對龜龜的影響很大,特別是陽台這種半戶外環境,更要挑對時機入手。
以台灣的氣候來說,春季中後期(約3-4月)是最理想的養龜起手時機。這時候冬天剛過,氣溫穩定回升,白天平均溫度約在22-28度之間,龜龜的代謝機能會逐漸恢復活躍。而且春季的陽光溫和,陽台不會像夏天那樣直接曝曬導致溫度過高,也不用擔心像冬天突然來的寒流讓龜龜冷到拒食。重點是這個季節開始養,你有足夠時間觀察龜龜的適應狀況,等到夏天來臨時牠們已經完全習慣新環境了。
下面這個表格幫大家整理台灣各季節養龜的優缺點比較:
季節 | 平均溫度 | 優點 | 缺點 |
---|---|---|---|
春季 | 22-28°C | 溫差小、陽光溫和 | 梅雨季濕度高 |
夏季 | 28-35°C | 龜龜活動力強 | 陽台易過熱、需遮陽 |
秋季 | 24-30°C | 氣候穩定 | 後期溫度下降快 |
冬季 | 15-22°C | – | 需加溫設備、易拒食 |
說到夏季養龜,雖然是龜龜最活躍的時候,但對新手來說挑戰比較大。7-8月的陽台中午溫度可能飆到40度以上,就算放水盆也容易變成「煮龜湯」,必須做好遮陽和通風。而且夏季買龜通常都是店家大量進貨的時期,有些個體可能是剛進口的,健康狀況需要更仔細觀察。如果真的要夏天養,建議選早晨或傍晚比較涼爽的時間帶龜龜去陽台活動。
秋季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9-10月初秋時節,這時候溫度還維持在龜龜舒適的範圍。但要注意的是,台灣秋天經常突然變天,可能前一天還熱得像夏天,隔天就轉涼。這種劇烈變化對剛到新環境的龜龜壓力很大,所以如果選秋天養,一定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準備好保溫燈等設備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