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色怎麼挑?3招搞定居家氛圍 | 暖光vs冷光 哪種最適合你房間? | 燈光色選對 房間質感立刻升級

燈光色怎麼選?居家氛圍就靠這一味

每次走進朋友家,總會被那種說不上來的舒適感吸引嗎?其實關鍵往往就在那看不見卻感受得到的燈光色!台灣人最愛用黃光營造溫馨感,但你知道嗎?燈光色可是會直接影響心情和空間感的喔~

先來看看最常見的三種燈光色溫,用這個表格一秒看懂差別:

色溫(K) 光色 適合空間 氛圍效果
2700K 暖黃光 臥室、客廳 溫馨放鬆
4000K 自然白光 廚房、書房 清晰專注
6500K 冷白光 浴室、辦公室 明亮清爽

最近在threads上看到好多人在討論「全屋都用4000K最百搭」,但實際試過就知道,單一色溫會讓家裡變得很像辦公室!我自己的做法是主燈用3000K暖黃光,搭配可調色溫的立燈或檯燈,這樣晚上想追劇就調暖黃,工作時切到自然白,超級方便。

說到燈具選擇,現在IKEA跟特力屋都有賣那種可以APP調色的智能燈泡,一顆不用500塊就能讓房間隨時變換氣氛。上次朋友來家裡玩,我就把燈光調成有點橘粉色的模式,配上音樂整個超有lounge bar的感覺,大家驚呼連連!不過要提醒的是,太特殊的燈光色不適合長時間使用,像是鮮豔的藍光或紅光看久了眼睛會很累。

裝潢師傅跟我分享一個小秘訣:挑燈具時除了看色溫,還要留意演色性(CRI)。簡單說就是燈光呈現顏色的真實度,CRI90以上的燈具照出來的食物會看起來更美味,難怪高級餐廳的燈光都特別講究。我家廚房換了高演色性的燈具後,連平常煮的泡麵看起來都變高級了,超神奇的啦!

燈光色

什麼是燈光色?3分鐘帶你搞懂色温的秘密

最近在挑選燈泡或燈具時,是不是常被「色温」這個詞搞得霧煞煞?其實色温就是影響燈光看起來是暖黃還是冷白的關鍵啦!簡單來說,色温是用來描述光線顏色的單位,單位是「開爾文(K)」,數字越低光色越黃越溫暖,數字越高則越白越冷冽。這概念最早是從加熱金屬的顏色變化來的,想不到吧!

一般家用燈光最常見的色温大概落在2700K到6500K之間。像是傳統鎢絲燈泡那種暖暖的感覺就是約2700K,而辦公室常用的白光燈管大約是4000K左右。要記住這個範圍其實很簡單,想像一下日出日落的暖黃(低K值)到正午陽光的冷白(高K值)就對啦!

色温(K) 光色感覺 適用場合
2700K-3000K 暖黃色 臥室、餐廳、咖啡廳
3500K-4000K 自然白 客廳、書房、辦公室
5000K-6500K 冷白色 廚房、浴室、工作室

挑選燈光色温時,最重要的就是要考慮使用場合和想要營造的氛圍。比如說臥室適合用3000K以下的暖色光,會讓人比較放鬆好入睡;而廚房或化妝鏡前則建議用5000K以上的白光,這樣看東西才清楚不會色偏。現在很多LED燈都可以調節色温,超級方便,一支燈就能滿足不同需求呢!

其實色温不只影響視覺感受,還會影響人的生理時鐘喔!研究發現太高的色温在晚上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讓人比較難入睡。所以現在手機都有夜間模式,就是把螢幕色温調低減少藍光。下次買燈泡時,除了看瓦數和省電標章,也別忘了注意色温這個重要指標!

最近是不是常常覺得「為什麼我家的燈光色總覺得不對勁?原來問題出在這」?其實很多台灣家庭都會遇到這種狀況,明明買了看起來不錯的燈具,裝上去後卻總覺得哪裡怪怪的,不是太黃就是太冷白,整個空間的氛圍都被影響了。這通常跟色溫選擇錯誤有關,很多人買燈時只注意瓦數和亮度,卻忽略了最重要的色溫參數。

燈泡包裝上常見的「3000K」、「6500K」這些數字,其實就是色溫的單位。數字越小光線越黃,數字越大則越白藍。台灣人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在不同空間用錯色溫,比如在客廳用太黃的燈泡會顯得昏暗,在臥室用太白的又會影響睡眠。下面這個表格可以幫助你快速判斷:

空間用途 建議色溫範圍 光線感覺
客廳/餐廳 3000-4000K 溫暖舒適
書房/工作室 4000-5000K 明亮清晰
臥室 2700-3000K 柔和放鬆
廚房/浴室 4000-4500K 清爽乾淨

另外要注意的是,現在很多LED燈都可以調節色溫,但價格會比固定色溫的燈泡貴一些。如果你預算有限,建議還是根據空間功能選擇固定色溫的燈泡比較實在。還有一個小秘訣是,同一個空間最好不要混用不同色溫的燈具,否則眼睛會很容易疲勞,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家裡燈光看起來很「違和」的原因。

燈具的安裝位置和燈罩材質也會影響最終的燈光效果。比如說同樣是3000K的燈泡,裝在磨砂玻璃燈罩裡會比透明燈罩看起來更柔和。如果是做天花板崁燈,記得要計算好燈與燈之間的距離,太密集會刺眼,太稀疏又會造成陰影區塊。這些小細節都會讓整體光感差很多,建議在裝修前就要先規劃好。

燈光色

如何挑選適合房間的燈光色?設計師教你這樣選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房間燈光到底要選暖色還是冷色?其實燈光色溫的選擇會直接影響整個空間的氛圍,選對了不僅讓房間看起來更舒服,連心情都會變好呢!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挑選燈光色的小技巧,讓你輕鬆打造理想中的居家環境。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色溫,簡單來說就是燈光看起來的顏色感覺。色溫是用「開爾文(K)」來表示,數字越低光線越黃越暖,數字越高則越白越冷。一般家用燈泡大概落在2700K到6500K之間,大家可以參考下面這個表格:

色溫(K) 光色感覺 適用空間
2700-3000 暖黃光 臥室、客廳、餐廳
3500-4000 自然白光 書房、廚房、浴室
5000-6500 冷白光 辦公室、工作室、更衣間

臥室建議選擇2700-3000K的暖黃光,這種色溫最接近傳統燈泡的顏色,能營造出溫馨放鬆的氛圍,幫助入睡。客廳如果常招待朋友,可以用3000K左右的暖白光,既有溫度又不會太暗。書房或工作區則適合4000K上下的自然白光,這種光線最接近白天自然光,長時間閱讀或工作比較不容易累。

除了色溫,燈具的亮度也要注意。一般來說,每平方公尺需要100-200流明的亮度。比如5坪的房間,大概需要5000-10000流明的總亮度。但這只是參考值,實際還是要根據個人喜好和空間用途調整。老人家可能需要更亮的環境,年輕人可能偏好柔和一點的光線。另外現在很多智能燈具都可以調節色溫和亮度,真的很方便,預算夠的話很推薦投資一組!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