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0年出生必看!這些事只有我們懂 | 民國90年台灣發生了哪些大事? | 民國90年生的你現在過得好嗎?

民國90年(西元2001年)對台灣來說是個充滿轉折的年份,那時候網路才剛開始普及,大家還在用撥接上網,聽到「56K數據機」的吱吱聲就覺得科技感十足。這一年發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事,像是台北101正式動工、納莉颱風重創北台灣,還有台灣第一次引進「企業評價」的專業概念,讓很多中小企業老闆開始學習用現金流來評估公司價值。

說到企業經營,民國90年台灣商界最熱門的話題就是「折現現金流量法」(DCF),這種從國外引進的財務評估方法,讓很多傳產老闆眼睛一亮。以前大家習慣用「資產負債表」看公司價值,但DCF教你用未來能賺多少錢來算公司值多少,這對當時準備上市櫃的公司特別有用。記得那時候經濟部還特別開了不少講座,教中小企業主怎麼用Excel算這個。

那年台灣幾個重要財經事件:

事件 影響
台灣正式加入WTO 進出口關稅大幅調整,很多傳統產業面臨轉型
網路泡沫化波及台灣科技業 竹科出現第一波裁員潮
政府推動「兩兆雙星」計畫 半導體和面板產業開始快速發展

在金融圈工作的朋友應該記得,民國90年各家銀行都在推「企業財務健檢服務」,就是用DCF方法幫客戶評估公司體質。那時候我認識的會計師事務所,接最多案子就是幫家族企業算「公司到底值多少」,有些老一輩的企業主第一次聽到「未來現金流折現」這個概念,還以為是某種新的投資詐騙手法咧。不過後來證明,這種評估方式確實幫很多台灣企業在國際併購時談到更好的價格。

科技發展方面,民國90年台灣的IC設計公司開始嶄露頭角,聯發科就是在那前後掛牌上市。當時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科技新貴拿到股票分紅後,第一件事就是跑去信義區看豪宅,間接帶動台北房市的第一波熱潮。現在想想,那時候如果用DCF方法來算這些科技公司的本益比,可能很多人都會嚇到不敢投資,但事實證明有些公司真的成長得比當初預期還要快很多。

民國90年

民國90年台灣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這個問題讓我想起那個充滿轉折的年份,當時台灣社會正經歷許多重要變革。那年是西元2001年,台灣剛進入21世紀沒多久,整個社會氛圍既期待又帶點不安,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影響深遠的大事吧!

說到民國90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納莉颱風來襲。這個颱風在9月重創北台灣,特別是台北市遭遇嚴重淹水,捷運系統整個泡在水裡,變成「地下河」的畫面到現在還讓很多人記憶猶新。當時災情真的很慘,停水停電好幾天,大家才驚覺都市防災原來這麼重要。同一年還有桃芝颱風和利奇馬颱風接連報到,可以說是台灣的「颱風年」。

經濟方面也是動盪的一年,全球網路泡沫化影響台灣科技業,很多新創公司倒閉,失業率衝到5%以上。不過也有好消息,台灣在這年正式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雖然農產品市場開放讓農民很擔心,但長期來看對台灣經濟國際化是重要里程碑。

時間 事件 影響層面
2001年1月 台灣加入WTO 經濟、貿易
2001年9月 納莉颱風襲台 民生、交通
2001年全年 網路泡沫衝擊科技業 就業、產業

文化方面也有不少亮點,周杰倫發行《范特西》專輯掀起華語樂壇革命,那種「咬字不清」的唱法反而成為特色。電視劇《流星花園》爆紅,F4成為全亞洲少女的偶像,台灣偶像劇從此進入黃金時期。這些文化輸出讓台灣的軟實力在華人圈越來越有影響力。

政治社會方面,那年的核四停建爭議鬧得沸沸揚揚,執政黨宣布停建這個爭議多年的核電廠,引發在野黨強烈反彈,最後大法官會議做出釋字520號解釋,算是給這場風波劃下句點。另外台灣也在這年首次發行2000元面額紙鈔,不過大家用慣千元鈔,新鈔推廣不太順利就是了。

為什麼民國90年對台灣經濟很重要?這個問題要從當時台灣面臨的關鍵轉型期說起。民國90年(西元2001年)前後,台灣經濟正經歷從傳統製造業轉向科技產業的陣痛期,同時全球網路泡沫化衝擊剛過,整個產業結構都在重新洗牌。那一年發生的幾件大事,徹底改變了台灣未來的經濟走向,影響至今仍看得見。

首先最關鍵的就是台灣正式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這讓我們的企業必須直接面對國際競爭。當時很多傳統產業老闆晚上都睡不著覺,擔心會被中國便宜的勞動力打垮。但壓力也逼出轉型,像紡織業就開始往機能布料發展,反而創造出新的利基市場。另外金融業也開始大洗牌,一堆本土銀行被迫合併求生,現在回頭看反而讓台灣金融體系更健全。

重要事件 影響層面 後續發展
加入WTO 貿易自由化 加速產業升級
網路泡沫後復甦 科技業重整 半導體業崛起
兩岸經貿政策調整 投資布局改變 台商西進潮

那時候還有一個很明顯的變化,就是竹科那群科技新貴開始冒出頭。台積電在那年已經站穩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聯發科也剛推出首顆手機晶片。這些公司後來都變成護國神山,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們在民國90年前後都經歷過生死關頭。政府那時候推動的「兩兆雙星」計畫,現在看來真的很有遠見,把資源押在對的產業上。

民間消費習慣也在那時候出現轉折點。還記得第一間家樂福量販店就是那幾年開的,大家突然發現「原來東西可以這樣賣」,傳統雜貨店一家一家收起來。網路購物雖然才剛起步,但已經有人在拍賣網站上賣東西賺錢,這些都是後來電商爆發的種子。可以說民國90年是台灣經濟從「舊時代」跨入「新時代」的轉捩點,很多我們現在覺得理所當然的經濟模式,都是從那時候開始萌芽的。

民國90年

最近在PTT上看到有人在問「民國90年出生的台灣人現在幾歲?」這個問題,其實換算起來很簡單啦!民國90年就是西元2001年,用2025減掉2001就知道答案了。不過我知道有些人對這種換算還是有點混亂,特別是遇到要辦證件或填資料的時候,常常會卡住想半天。

先給大家一個簡單的對照表,這樣以後就不用每次都重新計算:

民國年份 西元年份 2025年時年齡
90年 2001年 24歲
91年 2002年 23歲
92年 2003年 22歲

說到這個,我朋友阿明就是民國90年次的,他前陣子去辦信用卡還被行員問說「你確定你滿20歲了嗎?」讓他超無言的。其實現在很多90年次的人都已經在工作了,有些甚至都結婚生子了。像我們公司就有幾個90年次的同事,做事都很穩重,完全看不出來才20出頭。

記得以前讀大學的時候,90年次的學弟妹剛入學時,我們這些80年次的還會開玩笑說他們是「千禧寶寶」。現在想想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他們都已經是社會新鮮人了。不過說真的,現在年輕人壓力也很大,光是想到房價和物價就覺得他們很辛苦。我那個90年次的表弟最近就在煩惱要不要繼續讀研究所,還是直接去工作比較實在。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