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學注音的朋友一定對「一個米一個麻注音」這個組合不陌生吧!這其實就是我們常用的「麼」字注音輸入方式。在台灣,注音輸入法依然是很多人打字的首選,特別是對於從小學注音長大的我們來說,這種輸入方式既親切又順手。
說到注音輸入法,其實有很多有趣的組合可以記。像是「麼」字要打「ㄇㄛ˙」,就是先打「ㄇ」(米的注音),再打「ㄛ」(麻的注音),最後加上輕聲符號。這種組合方式讓打字變得像在玩拼圖一樣有趣。下面整理幾個常見但容易搞混的注音組合:
字 | 注音符號 | 記憶口訣 |
---|---|---|
麼 | ㄇㄛ˙ | 一個米一個麻 |
沒 | ㄇㄟˊ | 米欸 |
每 | ㄇㄟˇ | 米欸三聲 |
嗎 | ㄇㄚ˙ | 米阿輕聲 |
在實際打字的時候,很多人會發現有些字的注音跟平常念的發音不太一樣。比如「麼」這個字,平常說話時可能會念得比較像「ㄇㄜ˙」,但實際上標準注音是「ㄇㄛ˙」。這種差異常常讓剛學注音輸入法的人覺得很困惑,不過用久了就會習慣啦!
現在雖然有很多新的輸入法可以選擇,像是拼音或是語音輸入,但注音輸入法還是有它不可取代的優點。比如說可以很精準地選字,而且對於台灣人來說,看到注音符號就能直接聯想到發音,完全不需要轉換思考。像我身邊就有不少朋友,即使用了十幾年的電腦,還是堅持用注音輸入法在打字。
說到注音輸入法的技巧,最重要的就是要記住一些特殊字的打法。除了「麼」字之外,像是「了」要打「ㄌㄜ˙」而不是「ㄌㄧㄠˇ」,「的」要打「ㄉㄜ˙」等等。這些都是需要特別記憶的,不過只要多練習幾次,很快就會變成反射動作了。
最近在PTT和Dcard上看到有人在問「什麼是『一個米一個麻』注音?台灣人常用的打字小技巧」,其實這是我們台灣人用注音輸入法時超實用的偷吃步啦!很多年輕人都用這招來快速打出台語或特殊用字,不用再慢慢選字選到懷疑人生。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個超方便的輸入法秘技,讓你打字速度直接起飛~
所謂「一個米一個麻」就是指用注音輸入法的「拆字法」,把複雜的字拆成兩個簡單的部分來打。比如「糜」這個字,就可以拆成「米」和「麻」,先打「米」的注音「ㄇㄧˇ」,再打「麻」的注音「ㄇㄚˊ」,輸入法就會自動組合成「糜」字。這個方法特別適合打一些筆畫多、不常見的字,或是台語用字,根本是救星來著!
下面整理幾個台灣人最愛用的拆字組合,保證讓你打字效率翻倍:
想打的字 | 拆解部分1 | 注音1 | 拆解部分2 | 注音2 |
---|---|---|---|---|
糜 | 米 | ㄇㄧˇ | 麻 | ㄇㄚˊ |
齁 | 鼻 | ㄅㄧˊ | 句 | ㄐㄩˋ |
嘛 | 口 | ㄎㄡˇ | 麻 | ㄇㄚˊ |
嘍 | 口 | ㄎㄡˇ | 婁 | ㄌㄡˊ |
噁 | 口 | ㄎㄡˇ | 惡 | ㄜˋ |
這個技巧真的超級實用,尤其是現在大家都很常用Line或IG聊天,遇到不會打的字就不用再切換到手寫輸入。像「齁」這種台語常用字,以前可能要找半天,現在只要知道可以拆成「鼻」和「句」就輕鬆搞定。不過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字都能這樣拆,有些字的組合輸入法可能認不出來,這時候還是得乖乖用傳統的方式輸入啦。
為什麼台灣人愛用「一個米一個麻」這種注音輸入法?其實這跟台灣人的語言習慣和歷史背景有很大關係。從小學開始,我們就被教育用注音符號來學習國語,這種根深蒂固的學習方式讓注音輸入法成為最直覺的打字選擇。而且「ㄇㄧ」(米)和「ㄇㄚˊ」(麻)這種組合,對台灣人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根本不用特別去記鍵盤位置。
說到注音輸入法的優勢,最明顯的就是它的學習門檻低。台灣人從小就熟悉注音符號,比起倉頡或拼音輸入法,注音完全不需要額外記憶字根或英文拼法。而且現在的注音輸入法越來越聰明,像「一個米一個麻」這種口語化的描述,系統也能自動辨識成「媽媽」,根本是懶人福音啊!
輸入法類型 | 學習難度 | 打字速度 | 適用人群 |
---|---|---|---|
注音輸入法 | 低 | 中 | 台灣本地人 |
倉頡輸入法 | 高 | 快 | 專業打字員 |
拼音輸入法 | 中 | 中 | 中國大陸使用者 |
另外,注音輸入法還有一個隱藏優點,就是它保留了台灣獨有的用語差異。像我們打「ㄌㄨㄥˊ」(龍)和「ㄊㄞˊ」(台),系統會優先顯示繁體字,這對堅持使用正體字的台灣人來說超重要。而且很多台灣特有的詞彙,像是「ㄍㄨㄥˋ ㄒㄧㄠˇ」(貢丸)、「ㄇㄥˊ ㄍㄨˇ」(檳榔),用拼音打反而會找不到正確的字。
現在的年輕人雖然也開始用語音輸入或手寫,但遇到要打正式文件或長篇文章時,還是會乖乖切回注音。畢竟這種「ㄅㄆㄇㄈ」的排列方式,已經深深刻在台灣人的DNA裡啦!更不用說在LINE上聊天時,那種用注音文(像是「ㄏㄏ」代替「呵呵」)的親切感,根本是其他輸入法無法取代的台灣味。
何時會用到「一個米一個麻」這種特別的注音組合?
最近在學注音輸入法時,發現「一個米一個麻」(ㄇㄧㄇㄚˊ)這個組合超級少見,到底什麼時候會用到啊?其實這個音節在台灣日常生活中雖然不常見,但還是有些特定場合會出現,特別是跟擬聲詞或特殊發音有關的時候。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形容「貓叫聲」啦!像是小貓撒嬌時發出的「咪嘛」聲,或是漫畫中為了表現貓咪可愛的叫聲,就會用「ㄇㄧㄇㄚˊ」來拼寫。另外在台語中也有類似發音的詞彙,像是「瞇嘛」(稍微閉眼)這種動作描述,不過用注音輸入的機會就更少了。
下面整理幾個可能會用到「ㄇㄧㄇㄚˊ」的情境:
使用情境 | 例子 | 出現頻率 |
---|---|---|
貓叫聲擬音 | 小貓「咪嘛」地叫著 | ★★★☆☆ |
漫畫狀聲詞 | 「ㄇㄧㄇㄚˊ~」貓咪撒嬌 | ★★☆☆☆ |
台語發音 | 「瞇嘛」一下眼睛 | ★☆☆☆☆ |
特殊人名 | 藝名或暱稱發音 | ★☆☆☆☆ |
有趣的是,有些家長幫小孩取小名時也會用這個發音,像是「咪麻」、「米嘛」這種可愛的暱稱。雖然在正式文書上不太會出現,但在親友間的對話或社群貼文裡,偶爾還是能看到這樣的用法。另外在創作歌詞或詩句時,為了押韻或特殊效果,也可能會刻意選用這個音節組合。
要打出這個注音組合,在手機鍵盤上要連續按「ㄇ」、「ㄧ」、「ㄇ」、「ㄚˊ」,確實比一般常用詞麻煩許多。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很少用到這個組合,其實很正常啦!畢竟連台灣人自己都可能一年用不到幾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