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草之苦:穿心蓮

曾聞「中藥」二字,不免令人聯想到「苦」,但此乃對中藥之誤解。小柴胡湯和玉屏風散皆甜,然而苦味中藥在臨牀應用更廣泛。一味苦藥,便能掩蓋其他温和滋味。

穿心蓮即為此類中藥,僅含於口中,便能感受其苦味直入心肺,故名「穿心蓮」。

印度草,解蛇毒

苦心蓮功效 Play

相傳穿心蓮由印度傳入我國。廣東嶺南一農夫遭蛇咬傷,印度人路過相救,劃開傷口、吸出毒血,並將穿心蓮嚼碎敷於傷口,還留下草藥。農夫痊癒後,不知草藥名,便稱其為「印度草」。農夫將草藥種植在自家後山上,並以其為鄰裏治病。使用過此草藥的村民皆覺其味苦,只要含一小片葉子,立刻感到苦味直達心肺,於是又將其稱作「穿心蓮」。

中藥穿心蓮

穿心蓮之名首載於民國《嶺南採藥錄》,1977 年收錄於藥典。2011 年《廣東省中藥材標準第二冊》記載:穿心蓮產於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緬甸、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各國。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從廣東、福建南部民間引種栽培。

2020年版《中國藥典》記載

苦心蓮功效

2020年版《中國藥典》記載:中藥穿心蓮來源於爵牀科植物穿心蓮的乾燥地上部分,主產於兩廣地區。

飲片辨識

2020年版《中國藥典》記載:中藥穿心蓮來源於爵牀科植物穿心蓮的乾燥地上部分,主產於兩廣地區。

穿心蓮莖呈方柱形,節稍膨大;質脆,易折斷,斷面有白色髓部。單葉對生,葉柄短或幾乎無柄;葉片皺縮、易碎,完整者展開後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呈楔形下延;上表面為深綠色,下表面為灰綠色,兩面光滑。氣微,味極苦。

性味功效

穿心蓮味苦,性寒;歸心、肺、大腸、膀胱經;清除熱毒,降温,消腫。

臨牀應用

穿心蓮臨牀用於感冒發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肺熱咳喘、腹瀉痢疾、熱淋澀痛、癰腫瘡瘍、毒蛇咬傷。《嶺南採藥錄》:能解蛇毒,又能理內傷咳嗽。

《泉州本草》:清除熱毒,消炎退腫。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熱。

《江西草藥》:清除熱毒,降温止痛,治膽囊炎,支氣管炎,高血壓,百日咳。

《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清除熱毒,消炎止癢,解蛇毒。

《廣西中草藥》:止血降温,拔毒生肌,治肺膿瘍,口腔炎。

《福建中草藥》:清除熱毒,瀉火。治感冒,肺炎,口腔炎,扁桃體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炎。治鼻竇炎,中耳炎,結合膜炎,胃火牙痛,熱淋;治燙傷。

植物營養器官二萜內酯含量差異

穿心蓮藥材以全草(乾燥地上部分)入藥,但葉和莖等不同營養器官中二萜內酯的含量差異顯著。葉中二萜內酯的含量明顯高於莖,含葉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藥材質量,為此《中國藥典》特別規定了藥材的葉佔比不得少於30%。

注意事項

穿心蓮苦寒,易傷胃氣,故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虛寒者不宜服。另外臨牀用藥時要注意,穿心蓮最好不要和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一起服用。

現代應用

目前有數百家企業使用穿心蓮、穿心蓮提取物或穿心蓮內酯單一組分製成多種劑型(片劑、滴丸、膠囊等),廣泛用於治療流感和咽炎等疾病的臨牀治療。

苦心蓮功效:解熱、抗炎、護肝,調理女性荷爾蒙

苦心蓮功效繁多,中醫運用已久,具有解熱、抗炎、護肝等功效,更能調理女性荷爾蒙,預防經痛、經血量過多、子宮肌瘤等問題。以下將深入探討苦心蓮的功效與應用。

苦心蓮簡介

苦心蓮 (學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n.),又名蓮子心、蓮芯,是睡蓮科植物蓮的種子中央胚芽。蓮子心味苦、性寒,歸心、肝、脾、腎經,具有清心、降火、安神、固精等功效。

苦心蓮功效

** 功效 作用機制 **
解熱 清除體內熱毒,降低體温
抗炎 抑制發炎因子,緩解疼痛、腫脹
護肝 抗氧化,保護肝臟細胞,預防肝炎、肝硬化
調理女性荷爾蒙 平衡荷爾蒙分泌,改善經痛、月經不調
清心安神 鎮靜神經,緩解焦慮、失眠
固精止瀉 固澀腎精,預防遺精、滑精、腹瀉

苦心蓮應用

苦心蓮可以用於以下保健和治療:

苦心蓮可以用於煎煮、泡茶或入藥。

  • 煎煮:取 10-15 克苦心蓮,加水 500 毫升煎煮 15-20 分鐘。
  • 泡茶:取 5-8 克苦心蓮,加沸水沖泡 5-10 分鐘。
  • 入藥:遵循中醫師指示,搭配其他中藥材使用。

注意事項

  • 孕婦及經期婦女應避免服用苦心蓮。
  • 脾胃虛寒者不宜長期服用。
  • 服用中藥應諮詢合格中醫師,避免自行用藥。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