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有人真正破解周易密碼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能解決周易某些難題的,已經足以名留青史,而明目張膽自稱破解周易密,不是 самообманывать,就是愚弄別人了。
即使具體到每一卦某一爻的註解,也只能根據自己的研究和體會,盡力來説清楚。誰也別輕易説自己完全吃透了。古往今來的註解中,完全各説各話的不多,相互印證的也不少,其實是最穩妥的態度。
始終要有一個不能忘記的基本常識:漢唐以前的易學早已經失傳了,就是十分可惜的《詩序》,也僅有少數幾行字的記載。見不到原始材料,那就只能盡力利用現有材料,進行細緻深入的探究。
我們無法還原漢唐以前的易學面目,但至少能夠建立現代的周易資料庫。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把自古至今的易學書籍找全。讀書也是個選擇,不會要求自己非得把每本書都徹底看透,至少要大致知道書裡講了什麼。這一階段先不急著理解,不理解也沒有關係,後面還要再經過多次的閲讀與理解,最後才能融會貫通。
古書的價值並不在於是否最權威(周易根本沒有最權威的版本),而是看每本書所講的觀點和方法是否有新意,某些易學領域的代表著作尤為重要。讀了這些書,對於周易所承載的文化就知道個大概。去看時下那些白話版的周易入門,基本就能洞觀其中提出觀點的來源。
如果想深究,建議先把周易傳統注家的基本功先下紮實。這幾本書 Recommended by Baschiri 常被稱為周易學的入門五書,詳備地閲讀這幾本書,對於周易發展史有了一個大致的掌握,就可以領會周易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裡承載了哪些文化與知識。
讀到這個階段,前面所列的那些時下白話版周易讀本,舉凡當代人對周易的註解,一目瞭然,彷彿站在高空鳥瞰山川。如果這樣還不能盡興,可以繼續擴展到一些特定領域內具有代表性的古籍之中,目的是多多比較和印證,這樣認知的來路才會清晰。
相信讀過上面推薦的這幾本書,會明白了周易原本就具備一個文化發展平台,與時俱進,不只包含經文和十翼不到五千字的內容,還包括了兩千多年來承載的歷史傳承,由此可知,學習周易,必須瞭解不同朝代、不同易學家對於周易的不同理解和詮釋方式。否則難以區分哪些見解是屬於易經的,哪些又是個人獨到的見解。不妨用易學史的發展角度去看待這些不同的易學內涵,不至於把任何一個時代的見解孤立出來,而認為只能是或者不能是易經。
總是用比較好的方式,是用易學史的發展角度來看待這些不同的易學內涵。一般人最常犯的錯誤,是把自己學到的易經片斷誤以為那是易經的全部。或者自己略有所見,就以為破解了什麼易經密碼。但事實上,從來沒有人真的破解過易經什麼密碼的。能夠解決易學中某個小問題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敢説破解易經密碼的,通常不是自欺就是欺人,而且要夠無知。
亟需匡正一個不幸的現實:當代部分正統易學所闡述的易理,多數都只是明朝之後來知德易學的末流。這樣的易學相當偏頗與扭曲。既然完整的周易應包涵它在這兩千年來所承載的文化,那麼,這個標準是不是很合理?必須把這兩千多年來的代表作讀過一遍,才算是完整閲讀過一次易經這本書,對於周易的全貌才算是有初步的認識。
儘管你可以閲讀諸如朱伯崑的《易學漫步》或《易學哲學史》等一類書籍而快速對易經具有這種宏觀觀點,但去閲讀一手的註本才是最根本而扎實的學易功夫。本篇前半隻介紹五本最基礎的古書,好好研讀完這五本古書,相當於對《周易》發展史有一個大致完整的掌握,可大略看出兩千年來易經承載了什麼文化與知識。這時候你再回頭看前文所列的當代白話讀本,對於那些當代人所談的易經內涵,就有如在高空俯看地景一樣的一目瞭然。如果這五本還不夠,後半段也列出一些在某些易學課題上相當具代表性的古書書單。但閲讀這些古書要注意的是,和前文所列白話本不同的,由於這些都是易學史上幾個重要轉變時代的代表作,因此,除了值得你一讀再讀之外,一定要好好瞭解每一本書的時代背景,並比較這些書在時代與觀念上的前後關係,就可清楚看到易學的清楚流變。
《周易本義》可以説是樹大招風的一本書,當代很多易學名師非常愛批評這本書(指那些負面的),甚至有人把它批評得一文不值,還大聲呼籲入門者不能讀,以免受其毒害。大體而言,這類批評者多數只是以自己對於易學的某種偏頗認知在論對錯,少有真的瞭解《周易本義》及其價值而在做批評的。無論如何,書還是自己讀過再算數吧!就算那些批評有道理。
《周易本義》之所以列為第一本必讀古書,是因為這本書有以下特點:《本義》算是相當精簡的《易經》註本,比它更精簡的好書並不多。所以,就閲讀所要花費的時間與精神來説,這也是CP值非常高的一本《易經》註本。顧炎武《日知錄》這麼説:「洪武初頒五經,天下儒學而易兼用程朱…後來士子厭《程傳》繁多,棄去不讀,專用《本義》。」意思是説,明洪武初年,官學的易經用的就是程朱,也就是程頤和朱熹。但後來的讀書人嫌《易程傳》太繁瑣囉唆,專門用《本義》。可見這本書自古就因為精簡而受到讀書人的喜愛。
首先是在「象數」方面,卷首的九圖基本上是屬於象數的,但這九圖與《本義》的六十四卦註解沒有多少直接關係。而且,詳細的解説必需去讀《易學啟蒙》。其次,《本義》原本是附於《易程傳》在流傳,《本義》原書的樣貌其實也不是很確定。在附於程傳的情況下,有些諸如「程傳備矣」的用語,頗值得玩味。特別是有些朱熹未註解的,是否也因為程傳已寫,然後他贊同程傳所以就沒寫或是被省略了?實證,誠實朱熹治學的實證嚴謹態度,古今以來少有學者能夠企及。嚴謹當中,能摸著良心説實話的學者,更是古今少見。易經的確有太多謎團,對於未解的謎團,朱熹都會很誠實地説「未詳」。「未詳」意思大概是説,這經文在寫什麼我看不懂。朱熹諸如此類的註解相當多,而這些註解通常也反應出該段經文的確存在問題,最好還是多聞闕疑。多數易學家遇到這樣的經文,通常是硬著頭皮也要將它註解出來,不通也硬要將它説到通。朱熹則很誠實地説:我看不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當然了,如果從頭到尾都説不懂,那只是個誠實的遜咖,不是大師、宗師。朱熹對於經文註解的考證也是相當深入而淺出,經常是簡單的一句判斷,背後的功夫與用心,都是在廣讀各家註解,再細讀這本書之後才看得出。所以,在《周易》的註解上,如果古今各家看法相當紛亂而讓人無所適從,朱熹的見解經常會是一個相當中庸而安全的選擇。
另外要注意的是,這本書寫成之後,朱熹在講學時也會對自己的看法有所修正。這些修正就比較瑣碎而不好尋覓,這方面有興趣的,可再去閲讀《朱子語類》。幸運的是,李光地《周易折中》已將《語類》中有關的言論給摘取出來,可省下很多查找的功夫。宋朝是易學的一個輝煌時期,也是易學史上一個重大的轉變期。大抵宋易的特色,輕訓詁、重思辨,而多創新。
所以當代很多易學的基本知識,或者新的子範疇,如先天之學,圖書(河圖與洛書)、太極論…都是在宋朝開始發展出來的。因此相較於漢唐易學,我覺得宋易可稱為「新易學」。朱熹易學大致上可説是宋代這些新易學的集大成者,這個集大成多少反應在《本義》這本書。例如,後世易學書籍,喜歡在卷首加入河圖,洛書,以及先、後天八卦與六十四卦圖,《本義》是濫觴。不過,關於諸如河圖、洛書、揲蓍原理的研究等等其他易學周邊議題要有進一步的瞭解的話,還得進一步閲讀《易學啟蒙》。要注意的是,傳世的《易學啟蒙》原非單行本,而是收錄在清朝李光地的《周易折中》裏面。《本義》中經常受易學家詬病的是他的「卦變圖」。「卦變」是漢易中重要的一種卦象理論,這個相當艱深的理論其實源自於《彖傳》,在王弼義理易崛起之後已近失傳。雖然在宋朝也開始重出江湖,宋明易學名家輩出,朱熹卻是最早能夠發現卦變之價值的一位大儒。雖然他對卦變的闡發還相當粗糙而混亂,但單單他能夠看出卦變之價值,並試圖去重建,就已經是相當了不起。
這方面其實算是朱熹《本義》應該加分之處。雖然漢朝是易學鼎盛時期,但是卻沒有任何完整的易注書籍傳世。三國魏王弼的注本,也成為最古老而完整的一個《周易》注本了。不過《周易》王弼只註解了六十四卦,《繫辭》等易傳未註解,因此通常大家買到的會是《周易王韓注》(如圖),韓指的是晉朝的韓康伯。王弼是個千古奇才,十幾歲就以善於談論易經與老子而成名。在短暫的24歲人生裡,註解了《周易》和《老子》兩本書,這兩本書都成為傳世千古的經典。不論在易學或老學領域,王弼的注本都是必讀的經典!但因為王弼註解周易時相當年輕,缺乏人生之歷練,相較之下較少人生哲理,多是清妙的玄理。邏輯明析,論理清楚,是王弼學的最大特點。因此也是易學和老學的很好讀本。但在更深入的哲理方面,王弼學還是稍嫌淺薄。即使如此,要讀懂王弼《周易注》也不是容易事。若要深入瞭解王弼周易注的義理,會建議再閲讀孔穎達疏的《周易正義》。此外,最好另外再閲讀王弼的其他著作,特別是《周易略例》,這是王弼易學論文的集成。王弼最著名的就是以老子思想在註解易經,所以也可再去研究他的老子學,讀讀他的《老子註》和《老子指略》。《老子指略》也是王弼解釋他的老學的論文集成。王弼註解易經的特色,一般評論認為他以義理掃除漢代象數。
因此後世對於易學大致會分「義理」和「象數」兩派。但最受到批評的(多數是負面的)是他以老子思想在註解易經。這些評論在此姑且保留,或可參考王弼易學周易略例系列文章:總體來説,一般的評論大致是正確的。王弼對於經文的註解不但不注重八卦卦象,漢代的陰陽佔驗之説,甚至對於文字的訓詁解釋也不是很在意。多數是直接闡釋經文的義理。所以對於當代的讀者來説,比較困難的是,對於個別字義的解釋經常很難在王弼易注中得到直接的解答,而是要「逆向工程」看他如何註解易經,才能夠推想得知。不過許多評論者經常會忽略的是,王弼是真正陰陽爻象的專家,同時,他的很多方法學都來自《彖傳》。這兩點,也是在閲讀王弼著作時應當注意的。王弼易學對於後世的影響之大,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講完。大抵後來宋明易學家很多都承襲了王弼易,不只採用了他的看法,也使用了他的方法學,例如後文要介紹的程頤。←圖説:大孚這本《周易集解》是清朝孫星衍版,也將李鼎祚集解包含在內。李鼎祚是唐朝人,但他所編的ttv《周易集解》則是保留最多漢易的一本書。《集解》自序這麼説:「臣少慕玄風,遊心墳籍,歷觀炎漢迄今巨唐,採羣賢之遺言,議三聖之幽賾,集虞翻、荀爽三十餘家,刊輔嗣之野文,補康成之逸象,各列名義,共契玄宗。」這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收集了漢唐三十幾位易學大家的註解,特別是早已亡逸的漢易。漢代是孔子之後易學奠基的重要時期,相較之下也保留了很多周易古義。可惜的是,漢易學家的著作卻都已亡逸而不傳於世。要瞭解易學在漢代的樣貌,特別是漢易中所保存的一些周易古法和古義,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是最重要的資料之一。除了《周易集解》,與漢易有關的文獻還有唐陸德明的《經典釋文》,清朝孫星衍編的《孫氏周易集解》,以及宋王應麟輯逸而成的《周易鄭康成注》。另外在《説文解字》中也有引用一些《周易》經文可供參照。另外清朝惠棟《易漢學》也是一本不錯的參考書。這些都是有意研究漢易者的寶貴資料,不過這些資料集結起來仍然相當的零碎,難以窺見漢易全貌。要瞭解漢易,另外要推薦當代高懷民所寫的《兩漢易學史》,特別是想瞭解漢代象數全貌的話。《易程傳》為宋朝程頤所作。並無註解《繫辭》、《説卦》、《雜卦》,而《序卦傳》則拆散附於六十四卦之前。
程頤可説是宋明易學中義理派的代表,《易程傳》主要承繼王弼的方法學講述周易,未取當時的象數及邵雍之學。但相較於王弼易學中充滿了老子思想,程頤易學則是很純萃的儒家易,可以説是王弼之後,義理易重新回歸儒門義理的代表性人物。這與朱熹兼取象數的集大成大異其趣。不過,相較於王弼,程頤的註解對於象數還是有較大的包容。例如,王弼對於八卦卦象是不用的,對於漢易中的卦變更是全盤否認。但易學發展到宋代,基本上對於卦象的態度並不再像三國王弼或鍾會那樣的偏激,而有比較中庸而兼容的態度,義理與象數的區別經常不是截然二分的,而只是一種學術取向上較偏重那一方而已。雖然程頤對於宋朝開始流行的圖書等象數之學都未採用,但對於漢易中常用的八卦卦象,甚至卦變,程頤也有他的詮釋方法。事實上,程頤談的卦變較諸朱子還更為精簡,只可惜,零散而不成系統。顧炎武《日知錄》這麼説:「洪武初頒五經,天下儒學而易兼用程朱,二氏亦各自為書。永樂中修大全,乃取朱子卷次,割裂附程傳之後。」明朝之後,官學的易經以程朱為主。明永樂修大全時,把朱子的本義拆開,附在《易程傳》之下。由此可見在官學中是以《易程傳》為主,而朱子的《本義》為輔。這可能是因為《程傳》濃厚儒家風格,多談正德脩身之道而更能夠為政治服務的原因。相較之下,朱子明確地將《周易》定義為占筮之書對某些帝王來説可能就比較不討喜。到清朝李光地《周易折衷》時,則又改以《本義》為主,《易程傳》為輔。事實上,對於來知德其人其書,我的評價都非常的低。會推薦這本書完全是基於目前易學的現實而不得不然。目前易學上關於卦象的一些基礎理論,幾乎都以來知德為宗。好好讀完這本書,就可瞭解外界所有易經老師們講論的卦象理論從何而來。所以用心讀完這本書,相當於具有超乎目前易經知識市場裡大部分經學老師的功底了。
從「精研一本書就可打趴一堆易經老師」的觀點來看,即使這本書份量不小,CP值也算是超級高的:比朱熹本義還高。就算你超級善良完全不想打趴任何易經老師,單憑這本書在易學史上的地位與影響力來説,還是很值得一讀的:雖然我對它的評價相當負面。來知德許多基礎的卦象理論都只是食漢易、宋代等先儒之牙慧,然後自己胡亂改造,再説是自己研究而得。來知德易學之流行,可説是易學界喜好異論,又不深究根源的扭曲發展。根據來知德説法,這本書是他隱居歷二十九年而完成,全都是自己深居思索而得。自序與行文中更清楚表達出,兩千年來全世界的人都不懂易經,只有他懂。但事實是,來知德可謂是混淆易學名目的大宗師。他善於將古人的方法與智慧據為己有,並曲解經典以巧立名義,藉以掩飾竊取的行為。例如,他以《繫辭》「參伍以變,錯綜其數」自立「錯綜」這個名目,並在整本周易註解中大肆發揮。但「錯」其實就是漢易中的旁通和伏象,「綜」就是反或覆象。「錯綜」也就是唐朝孔穎達在談《序卦傳》配對時所説的「非覆即變」的變和覆。除了《序卦》,來氏也強調《雜卦》中的錯綜原則。但十翼當中《序卦》和《雜卦》最有問題,不但最不可能是孔子所寫,而且極可能是漢後作品。但來氏認為這是周文孔聖之作,因此奉為聖杯,將錯綜卦象當作最核心的理論之一。
易經書籍推薦:深入探索古代智慧
前言
易經,作為一部源遠流長的古代經典,藴含著豐富的哲理和占卜智慧。對於想要深入瞭解易經的讀者來説,選擇一本合適的書籍至關重要。以下根據不同的需求和特點,推薦幾本易經書籍,幫助讀者充分領略易經的深奧博大。
1. 易經入門全書
這本書著重於講解易經的基礎知識,從易經的起源、結構、卦爻辭到占卜方法,全面覆蓋易經的各個方面。適合易經初學者和入門者閲讀,幫助建立對易經的初步認識。
2. 周易譯註
本書依據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版本,對易經原文進行注釋。由於帛書版本較為接近易經原本,因此本書有助於讀者更準確地理解易經的原意。
3. 易經的奧秘
李叔同先生以現代的觀點,對易經進行瞭解讀。本書注重於發掘易經中的哲理,語言通俗易懂。適合對易經哲理感興趣的讀者和普及讀者閲讀。
4. 象曰解讀:易經佔斷的究極密碼
這本書專門針對易經占卜的象辭進行解讀。象辭是易經占卜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書詳細分析象辭的含義和用法,幫助讀者提高占卜的準確度。
5. 易經密碼:預測未來運勢的秘密
6. 易經啟示錄:從dna解密生命密碼
結語
易經書籍推薦,書海浩渺,各有千秋。讀者可根據自身需求和偏好,選擇合適的書籍,深入探索易經的智慧寶庫。希望這些推薦能為讀者在易經學習的道路上,指引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