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之源,火氣縱橫]
自古醫家論臟腑,火性之爭不曾休。君火,心之精,主宰生命之基。相火,腎之屬,動氣化物,促生生不息。
丹溪論相,守命而動,非焚燃之火可類比。寄託肝膽,司機化機,為人身動力之源。然君火失控,相火妄動,則禍害叢生。


震亨言之,相火易起,焚毀陰精,病邪叢生。元氣之賊,非動氣之火,乃食氣之邪,危害甚烈。
古籍載君相,與臟腑相連。錢氏指肝,劉氏歸少陽,李張皆贊其説,張從正推之膽。而今通行之論,以心為君,腎為相,沿用至今,爭議未休。
李東垣另闢蹊徑,指包絡之火為相火,朱氏承之。但下焦包絡,非正説之辭,為後人所詬病。
明代張景嶽提出,君火相火之別,在於明與位。君主之神,主宰生命。相位之用,輔佐神明。兩者相輔相成。
君相之道,根源於五運之氣。火行君相,明位相依,互為依託。相之所在,便是君之所在,二火一體,不可分離。
術語解讀
術語 | 解讀 |
---|---|
君火 | 心火 |
相火 | 腎火 |
明位 | 主神輔神 |
附錄
君火:生命之源,毀滅之焰
君火,作為道教中至高無上的神聖能量,具有創造和毀滅的雙重屬性。它流淌於天地萬物之中,既是生命的源泉,也是毀滅的終結。
君火之起源
君火源自於《黃帝內經》,被認為是人體內最強大的能量。它居於丹田中,與人體的五臟六腑相通。君火旺盛時,身體健康,氣血充盈;君火衰微時,則容易生病,體弱多病。
君火之屬性
君火具有以下屬性:
屬性 | 説明 |
---|---|
陰陽 | 陽氣 |
五行 | 火 |
方位 | 南方 |
臟腑 | 心、小腸 |
感官 | 視覺、聽覺 |
情緒 | 喜悦、興奮 |
君火之作用
君火在人體內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温養臟腑:君火温暖臟腑,促進氣血運行,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
- 消化吸收:君火參與消化系統的運作,幫助消化食物,吸收營養。
- 調節情緒:君火與情緒密切相關,君火旺盛時,人會感到喜悦、興奮;君火衰弱時,則容易憂鬱、悲傷。
- 保護身體:君火具有抗菌、殺毒的作用,可以保護身體免受外邪侵襲。
君火之調理
君火旺盛或衰弱,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需要適當調理君火,以維持其平衡。
君火旺盛:
– 飲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 多喝水,避免飲酒過量。
– 適當運動,消耗過剩的能量。
君火衰弱:
– 食用温補的食物,如羊肉、薑、桂圓等。
– 避免過度勞累和壓力。
– 適當曬太陽,補充陽氣。
君火之與疾病
君火失衡,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
君火旺盛:
– 口乾舌燥、咽喉腫痛
– 心煩意亂、失眠多夢
– 便秘、尿赤
君火衰弱:
– 畏寒怕冷、四肢冰冷
– 疲勞乏力、精神不振
– 腹瀉、小便清長
總結
君火是人體內至高無上的能量,具有創造和毀滅的雙重屬性。它與人體的五臟六腑相通,對健康至關重要。適當調理君火,可以維持身體的平衡,遠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