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抬頭看星星嘅時候,一定認得北斗七星咁醒目嘅勺形,但係你有冇留意過南方天空嘅「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呢?其實南斗同北斗一樣都係中國古代天文學好重要嘅星官,只不過南斗比較低調,冇北斗咁出名啫。
南斗六星屬於人馬座,排列成一個細細嘅斗形,古代人覺得佢同北斗係一對兄弟。北斗七星大家都好熟啦,由天樞到搖光七粒星組成,成個大勺掛喺北方天空。而南斗就細啲,由六粒星組成,位置大概喺天蠍座同摩羯座之間。有趣嘅係,古人覺得南斗主生、北斗主死,所以以前啲人拜南斗求長壽,拜北斗就係為咗消災解厄。
呢度整理咗南斗同北斗嘅基本資料,大家可以對照下:
星群名稱 | 所屬星座 | 星數 | 主要功能(古人觀點) | 最佳觀測季節 |
---|---|---|---|---|
南斗六星 | 人馬座 | 6 | 主生、延壽 | 夏季 |
北斗七星 | 大熊座 | 7 | 主死、指引方向 | 全年可見 |
講到觀星技巧,南斗其實唔難搵,只要先找到北斗七星嘅勺柄,沿住弧形延伸線往下就會見到天蠍座嘅心宿二(好紅好顯眼),南斗就喺佢附近。夏天夜晚9點左右,南斗會升到比較高嘅位置,用手機星圖APP對照會更容易。記得要搵光害少嘅地方,台灣像合歡山、墾丁都係觀星聖地。
古代星象學話齋,南斗六星分別代表唔同嘅寓意,比如第一星主宰相、第二星主將軍等等,同北斗七星嘅「天樞為貪狼星」呢類說法好相似。雖然現代天文學已經證明呢啲都係古人嘅想像,但係流傳落嚟嘅故事真係好有意思。下次夜觀天象嘅時候,不妨試下搵搵呢個低調嘅南斗六星,感受下古人點樣用星星來理解世界。
最近在追《南斗聖拳》動畫的朋友應該都很好奇「南斗六星到底是哪六顆?跟北斗七星有什麼不同?」吧?其實這兩個星群都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重要標記,但台灣民間對它們的認識可能沒那麼深。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在夜空中閃耀的星星,順便比較一下它們的特色。
南斗六星屬於人馬座,在古代被認為是掌管壽命的星群。它們分別是:斗宿一(人馬座φ星)、斗宿二(人馬座λ星)、斗宿三(人馬座μ星)、斗宿四(人馬座σ星)、斗宿五(人馬座τ星)和斗宿六(人馬座ζ星)。這些星星排列成一個類似勺子的形狀,但比北斗七星更難辨認,因為它們的亮度普遍較暗。
北斗七星大家就熟悉多了,它們是大熊座的一部分,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搖光七顆星組成。在台灣夏天的夜空很容易找到,特別是那明顯的勺子形狀,常被用來指引北極星的方向。
下面用表格來比較這兩個星群的主要差異:
比較項目 | 南斗六星 | 北斗七星 |
---|---|---|
所屬星座 | 人馬座 | 大熊座 |
星數 | 6顆 | 7顆 |
亮度 | 較暗(2-3等星) | 較亮(1-2等星) |
形狀 | 不規則勺子形 | 明顯勺子形 |
觀測難度 | 較難(需晴朗夜空) | 較易(肉眼可見) |
文化意義 | 主壽命(道教) | 導航、占卜 |
說到觀測時機,在台灣要看南斗六星最好選夏季無光害的郊區,大約晚上9點後朝南方天空尋找。而北斗七星在春夏秋三季的台灣夜空都很明顯,特別是4-6月會高掛在天頂附近。記得小時候阿公常帶我去陽明山看星星,那時候他還教我怎麼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極星呢!
有趣的是,雖然南斗在道教文化中被賦予重要意義,但在實際天文觀測上,北斗七星因為亮度高、形狀明顯,反而更常被用來作為觀星的入門指引。不過兩者都在中國古代星官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史記·天官書》就有記載它們的相關傳說。
為什麼台灣人比較熟悉北斗七星卻很少聽過南斗六星?這個問題其實跟我們的生活環境和文化習慣有很大關係。首先,北斗七星在台灣的夜空非常顯眼,特別是那像勺子一樣的形狀,從小老師或長輩就會教我們辨認,甚至連國小課本都會提到用它來找北極星的方法。反觀南斗六星,位置偏南且亮度較暗,在台灣要看到完整的南斗其實不太容易,除非到很空曠的高山上。
另外,文化影響也是關鍵。北斗七星在道教和民間信仰中地位很高,像是「北斗星君」掌管生死,連農民曆都會標註「北斗下降」的日子。而南斗雖然也有「南斗星君」的說法,但在台灣的能見度和相關習俗就少很多。下面這個表格簡單比較兩者的差異:
比較項目 | 北斗七星 | 南斗六星 |
---|---|---|
可見度 | 台灣全年清晰可見 | 需在無光害處且季節適合 |
文化影響 | 道教信仰、農民曆標註 | 民間傳說較少提及 |
辨識難度 | 勺子形狀明顯易認 | 星星較分散,亮度不均 |
其實南斗在中國南方和東南亞比較常被討論,因為緯度關係那邊看得更清楚。台灣老一輩可能還聽過「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的說法,但年輕世代連這個諺語都很少人知道了。再加上現在都市光害嚴重,別說南斗了,連北斗都要努力找才看得到,自然更難有機會認識這些傳統星象知識。
如何在夜空中找到南斗六星?簡單辨識技巧分享
最近天氣轉涼,晚上抬頭看星星特別舒服對吧?說到觀星,很多人都聽過北斗七星,但其實南斗六星也超有特色的!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讓你下次抬頭就能輕鬆找到這組藏在夏季夜空中的神秘星群。
首先要知道,南斗六星其實是射手座的一部分,形狀像個小湯匙,跟北斗七星的勺狀有點類似。最簡單的找法是先找到夏季大三角(織女星、牛郎星、天津四),然後往南邊看。南斗六星的位置比較低,在台灣大概晚上9點前後最容易觀察到。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
參考星體 | 相對位置 | 亮度比較 |
---|---|---|
織女星 | 南斗六星北方約45度 | 比南斗六星亮很多 |
天蠍座心宿二 | 南斗六星西方 | 比南斗六星明顯紅 |
人馬座ε星 | 南斗六星最亮星 | 約2等星 |
實際找的時候,記得要找個光害少的地方,像是郊區或山上。先讓眼睛適應黑暗約15分鐘,然後試著找找看6顆排成倒問號形狀的星星。最亮的兩顆是ε星和σ星,它們連線就是「湯匙」的柄。如果天氣夠好,甚至能看到星群中間淡淡的銀河背景,超夢幻的!
另外有個小訣竅,可以把手機裝個觀星APP輔助定位。不過我建議先用肉眼找找看,這樣會更有成就感啦!找到後仔細看,會發現南斗六星的星星顏色不太一樣,有的偏藍白,有的帶點黃色,這是因為它們的溫度和年齡不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