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兩隻貓前必知!這些禁忌別踩雷 | 兩隻貓同住?新手常犯的5大錯誤 | 想養第二隻貓?先看這些禁忌清單

最近好多貓奴都在考慮幫主子找個伴,但養兩隻貓禁忌其實不少,沒做好準備可能會讓兩隻貓天天上演「貓咪大戰」!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際經驗,讓想養第二隻貓的朋友可以避開地雷。

首先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空間分配」問題。貓咪是領域性很強的動物,突然多一隻貓會讓原住民覺得地盤被入侵。建議至少要準備:

必備空間 最低標準 理想配置
貓砂盆 3個(原數量+1) 4個(每貓2個)
食碗水碗 各3個 各4個
躲藏處 每層樓2個 每房間1個

再來就是「新舊貓見面時機」超重要!直接把新貓帶回家放風是大忌,最好先用隔離法:把新貓關在獨立房間1-2週,讓兩隻貓先透過門縫聞味道。可以觀察舊貓的反應,如果牠會主動靠近門邊聞、沒有哈氣或炸毛,才是比較好的相處訊號。

飲食安排也有學問,兩隻貓最好分開餵食。有些貓會護食,強迫共享碗可能會讓弱勢貓不敢吃飯。建議在不同房間或高低位置分開擺碗,而且要固定時間餵食,避免自由採食造成搶食情況。如果是多貓家庭,更要注意每隻貓的進食量,有些心機貓會偷吃別人的份喔!

最後提醒「資源爭奪」問題。就算準備再多玩具、貓抓板,貓咪還是會搶同一個!這是因為牠們把物品當成地位象徵。與其買很多便宜玩具,不如準備2-3個高品質的玩具輪流玩,反而能減少爭吵。貓樹也要選有複數平台的那種,讓牠們可以各佔一方。

貓咪相處需要時間磨合,有的組合可能要好幾個月才能和平共處。期間要特別注意有沒有出現壓力症狀,像是亂尿尿、過度理毛或食慾下降,這些都是需要介入處理的警訊。

養兩隻貓禁忌

為什麼養兩隻貓容易打架?這些地雷千萬別踩

養貓咪本來是件開心的事,但家裡如果同時有兩隻貓,常常會看到牠們突然打起來,讓主人很頭痛。其實貓咪打架背後有很多原因,只要避開幾個常見的地雷,就能大幅減少衝突發生。首先要知道,貓咪是天生的獨行俠,牠們的領地意識超級強,就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貓兄弟姊妹,長大後也可能因為爭地盤而翻臉不認人。

最常見的打架原因就是資源分配不均,貓咪對自己的食碗、水碗、貓砂盆和睡覺位置都很計較。如果這些東西放得太近,或是數量不夠,牠們就會覺得被侵犯而開打。特別是吃飯時間,兩隻貓擠在同一個碗前面,不打起來才怪。建議家裡貓口數+1的配置最安全,比如兩隻貓就要準備三個貓砂盆,分散放在不同角落。

地雷行為 正確做法
食碗水碗放一起 分開擺放,距離至少1公尺
只有一個貓砂盆 準備N+1個貓砂盆
玩具只有一個 同款玩具買兩個
強迫牠們一起玩 讓貓咪自己決定互動時機

另外,貓咪的個性差異也很大。有些貓天生就愛當老大,有些則是膽小怕事。如果把一隻活潑好動的幼貓突然帶回家,可能會讓原本穩重的成貓壓力爆表。建議新貓入住要循序漸進,先用隔離的方式讓牠們慢慢熟悉彼此氣味,等雙方都冷靜下來再見面。過程中可以用零食獎勵好的行為,讓牠們把對方跟美好的事情連結在一起。

貓咪打架有時候只是玩過頭,但有時候是真的在吵架。要分清楚是玩耍還是真打架,可以觀察牠們的耳朵和尾巴。玩耍時耳朵會朝前,尾巴輕輕搖晃;真要打架時耳朵會貼平頭部,尾巴膨脹炸毛。如果發現情況不對,千萬不要用手去拉開,可以用玩具轉移注意力,或是輕輕拍手發出聲音來中斷牠們。

新手如何避免養兩隻貓的常見錯誤?過來人經驗談

養兩隻貓咪聽起來很美好,但其實有很多眉角要注意!我自己也是從手忙腳亂的新手時期走過來,現在兩隻貓咪相處融洽,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經驗。首先最重要的是「空間分配」,很多人以為貓咪會自動分享地盤,但其實每隻貓都需要自己的專屬區域,特別是吃飯和上廁所的地方一定要分開,不然很容易引發爭執。

再來就是「資源配置」的問題,很多新手會犯的錯誤就是以為兩隻貓可以共用所有東西。但其實貓咪很重視自己的物品,建議所有東西都要準備雙份,而且要擺在不同的位置。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必備物品 單貓家庭 雙貓家庭建議
貓砂盆 1個 2-3個(不同位置)
食碗 1組 2組(分開擺放)
水碗 1個 2-3個(多點放置)
貓抓板 1個 2個以上
休息空間 1處 多處高矮不同位置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循序漸進的相處」,千萬不要急著讓兩隻貓馬上變成好朋友。我自己當初就是太心急,直接把新貓帶回家,結果原住貓氣到好幾天不吃飯。後來學乖了,先讓牠們隔著門縫互相聞味道,慢慢交換使用過的毛巾或玩具,等適應彼此氣味後再正式見面,整個過程大概花了兩週時間。

貓咪的個性差異也很大,有些貓天生就愛交朋友,有些則是獨行俠。建議在領養第二隻貓前,可以先帶原住貓去貓咪咖啡廳或朋友家,觀察牠對其他貓的反應。如果表現出強烈敵意,可能就要考慮是不是真的適合養第二隻。我自己當初就是選了一隻性格溫和的小貓,現在兩隻貓雖然不會黏在一起睡覺,但至少能和平共處,偶爾還會互相理毛呢!

養兩隻貓禁忌

什麼時候最適合帶第二隻貓回家?時機點真的很重要!很多貓奴想幫主子找伴,卻沒注意到其實貓咪的適應期、年齡甚至季節都會影響成功率。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判斷標準,讓你家的新舊貓咪能更快變成好朋友。

首先要注意原住貓的個性,如果牠已經展現出強烈的地盤意識(比如對門外貓咪哈氣、低吼),這時候硬帶新貓回家可能會引發大戰。建議先觀察原住貓的社交表現,可以試著用沾了其他貓氣味的毛巾測試反應,如果牠只是聞一聞就走開,甚至會蹭毛巾,那就是比較好的引入時機。

適合帶第二隻貓的時機參考表:

考量因素 理想狀態 不建議狀態
原住貓年齡 1-5歲(適應力較強) 超過8歲(習慣固定難改變)
新貓年齡 比原住貓小6個月以上 成年公貓(地盤衝突機率高)
季節 春秋季(氣溫適宜壓力小) 寒流或酷暑期間
原住貓健康 近期健檢正常 正在生病或剛結紮完
家庭變化 生活規律穩定 剛搬家或主人作息大變動

實際帶新貓回家前,建議先做好隔離準備。最好能有獨立房間讓新貓住1-2週,每天交換兩貓使用過的毯子或玩具,讓牠們慢慢熟悉彼此氣味。這個過程急不得,有些貓需要1個月才能和平共處。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兩貓的進食狀況和如廁習慣,壓力太大可能會引發亂尿或拒食的問題。

另外提醒,如果是從收容所領養的第二隻貓,最好選擇已經做過社會化測試的貓咪。有些收容所會註明「適合多貓家庭」的個體,這類貓咪通常比較容易適應新環境。帶回家後的前幾天,可以用零食獎勵兩貓的正面互動,比如隔著門縫聞到對方不打哈欠就給點心,慢慢建立好的聯想。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