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路上瘋傳一個超神奇的現象叫「東北龍捲風之手」,這個詞聽起來超威的對吧?其實這是網友們用來形容某種超強破壞力的代名詞。說到這個,就讓我想起前陣子在YouTube Music上看到的一段影片,內容是記錄一場突如其來的龍捲風,那個威力真的嚇死人,就像有雙無形的手把整片樹林都給扭成麻花捲一樣!
說到龍捲風的威力,這邊整理了一些超驚人的數據給大家參考:
龍捲風等級 | 風速(km/h) | 破壞程度 | 發生頻率 |
---|---|---|---|
EF0 | 105-137 | 輕度損壞 | 最常見 |
EF1 | 138-177 | 中度損壞 | 常見 |
EF2 | 178-217 | 嚴重損壞 | 偶爾 |
EF3 | 218-266 | 極度損壞 | 少見 |
EF4 | 267-322 | 毀滅性 | 罕見 |
EF5 | >322 | 難以置信 | 極罕見 |
前幾天在The Music Channel – YouTube上還看到一個超扯的新聞,說有個小鎮被龍捲風掃過後,整排房子就像被「東北龍捲風之手」給捏碎一樣,現場簡直像被巨人踩過。當地居民回憶說,當時聽到轟隆轟隆的聲音,還以為是火車經過,結果下一秒屋頂就被掀翻了,嚇得大家趕緊躲到地下室。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現在YouTube Premium – YouTube上面有很多專業的氣象頻道,他們用慢動作解析龍捲風形成的過程,那個畫面真的超震撼!看著雲層像被一雙無形的手扭轉、拉扯,最後形成那個恐怖的漏斗雲,整個過程就像在看特效電影一樣,但這可是真實發生的自然現象啊。
最近在網路上還流傳一段影片,拍攝者冒死記錄下龍捲風經過的瞬間,那個風聲聽起來就像有千萬隻野獸在咆哮。影片裡可以看到路邊的車子被吹得翻滾,路牌像紙片一樣飛走,這種破壞力真的不是開玩笑的。有專家就說,這種極端天氣現象近年來越來越頻繁,大家真的要提高警覺才行。
最近台灣天氣變化多端,大家有聽過「東北龍捲風之手是什麼?台灣人必知的天氣現象」嗎?這其實是東北季風增強時,在台灣北部海域形成的特殊天氣型態,看起來就像龍捲風的觸手伸向陸地,超級壯觀但也暗藏危險。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台灣特有的氣象奇觀,讓你知道遇到時該怎麼應對。
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秋冬交替時節,當東北季風遇上台灣地形,就會在基隆、宜蘭一帶的海面形成螺旋狀雲系。從衛星雲圖看下去,真的超像一隻巨大的手在攪動海面!不過別被它的美麗騙了,這種天氣往往伴隨強風豪雨,出海作業的漁民要特別小心。
特徵 | 說明 | 注意事項 |
---|---|---|
發生時間 | 10月到隔年2月 | 秋冬出海要留意氣象預報 |
主要區域 | 基隆嶼到彭佳嶼海域 | 船隻避開該區域 |
伴隨天氣 | 瞬間強風、大浪、大雨 | 沿海活動要小心 |
持續時間 | 通常6-12小時 | 等天氣穩定再出門 |
住在北部的朋友應該都有經驗,每當「龍捲風之手」形成,陽明山常常會突然起大霧,能見度變得超差。這時候開車上山真的要放慢速度,打開霧燈。氣象達人說這是因為潮濕空氣被抬升後快速冷卻,形成濃霧,跟平常的霧不太一樣。
這種天氣最麻煩的是它來得很快,可能上午還出太陽,下午就突然變天。建議大家手機要安裝氣象APP,隨時注意即時警報。特別是家裡有長輩或小朋友的,遇到這種天氣最好避免到海邊玩,因為浪會比看起來的還要大很多,真的很危險。
最近台灣東北角地區出現了一種特殊的天氣現象「龍捲風之手」,讓不少民眾都很擔心。誰最容易遇到東北龍捲風之手?這些職業要小心,今天就來跟大家分析哪些工作最容易受到影響。這種強風現象特別容易在東北季風增強時出現,風速可以瞬間達到10級以上,對戶外工作者來說真的很危險。
根據氣象局的觀察資料,以下這些職業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遇到龍捲風之手的風險特別高:
職業類別 | 風險原因 | 高風險時段 |
---|---|---|
漁民 | 常在海上作業,風浪變化大 | 清晨出海時段 |
建築工人 | 高空作業易受強風影響 | 上午10點至下午3點 |
外送員 | 機車行駛中遇強風容易失控 | 午晚餐外送高峰時段 |
農民 | 農田空曠無遮蔽,作物易受損 | 採收季節的白天 |
路邊攤商 | 帳篷、招牌容易被強風吹倒 | 傍晚人潮多的時候 |
漁民朋友要特別注意,因為龍捲風之手常常伴隨突然的海象變化,出海前一定要看氣象預報。建築工地的師傅們也是高危險群,特別是在高樓施工的時候,強風一來連工具都可能被吹走,安全措施一定要做足。現在外送平台這麼發達,但遇到這種天氣真的不要太拚,該休息的時候就要休息。
農民伯伯們的辛苦大家都知道,但這種天氣對農作物的傷害很大,建議可以提前做好防風措施,像是加固溫室或搭設防風網。路邊攤的老闆們也要當心,別小看這些突然的強風,之前就有發生過整個攤位被吹翻的意外,賺錢重要但安全更重要啊。
最近好多人在問「東北龍捲風之手何時最常出現?季節時間大解析」,這個現象其實跟台灣東北季風有密切關係。講到這個特殊的天氣現象,老一輩的漁民都知道,當冷空氣遇到溫暖海面時,海面上會出現像龍捲風一樣的螺旋雲柱,遠遠看就像一隻手伸向海面,所以才被叫做「龍捲風之手」。這種現象不是隨時都能看到,跟季節和時間點有很大關係。
根據氣象觀測資料,東北龍捲風之手最常出現在秋末到初春這段時間,特別是當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時最容易形成。因為這時候台灣附近海面溫度還維持在比較溫暖的狀態,冷空氣一來就會造成劇烈的溫度差。而且啊,這種現象多半發生在清晨到上午這段時間,因為夜間海面散熱較慢,跟冷空氣的對比更明顯。
季節 | 出現頻率 | 最佳觀測時段 | 形成條件 |
---|---|---|---|
秋季(10-11月) | 中等 | 清晨5-8點 | 東北季風增強,海溫25℃以上 |
冬季(12-2月) | 最高 | 清晨6-9點 | 寒流南下,海陸溫差大 |
春季(3-4月) | 較低 | 上午7-10點 | 鋒面通過,風向轉變時 |
在地的漁民朋友告訴我,要看到完整的龍捲風之手,除了要挑對季節時間,還要看當天的天氣狀況。通常在前一天下雨,隔天突然轉晴的早晨最容易出現,因為這時候空氣中的水氣足夠,但又不會被雲層擋住視線。另外啊,根據基隆嶼附近漁船的觀察記錄,當海面出現白色浪花帶,而且風向突然改變的時候,大概過半小時就能看到這個奇景了。
說到具體位置,台灣東北角一帶從野柳到三貂角都是熱門觀測點,特別是鼻頭角燈塔附近視野最好。有些攝影愛好者會特別在冬天清晨去那邊守候,就是為了拍下這個難得一見的自然現象。不過要提醒大家,觀測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因為這種天氣通常伴隨著強風大浪,不要太靠近海邊或礁石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