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震三宮,位於宜蘭縣羅東鎮東安裏,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廟宇,主祀三山國王(巾山國王、明山國王、獨山國王),並配祀土地公、註生娘娘。


廟宇沿革
- 1897年(明治30年),羅東鎮林成源由冬山鄉火燒城(今大興村)振安宮三山國王(王爺廟)刈香,安於草茅供奉,從祀土地公、註生娘娘。
- 1928年(昭和3年),石番炎、莊延長、林老在等人發起建廟,擇地在今址興建,隔年完工,定名「震三宮」。
- 1962年(民國51年),廟宇進行重修。
- 1964年(民國53年),成立籌備委員會,舉行祈安慶成典禮。
- 1994年(民國83年),廟宇開始整建兩樓。
- 1995年(民國84年),興工建造。
- 1997年(民國86年),完成入廟安座。
神蹟與信仰
震三宮自建廟以來,香火鼎盛,信徒遍佈各界,傳説神蹟顯赫,庇佑地方安寧,人民樂業。
救世真人分靈
宜蘭縣羅東、冬山的部分宮廟, 尊稱獨山國王的某個分靈為「救世真人」,此信仰源自羅東鎮竹林勸世堂。救世真人分靈自震三宮, 於1900年農曆四月初八日受玉皇大帝敕封, 每年該日慶祝聖誕,並有過火儀式。
分靈廟宇
- 打那岸救安宮
- 冬山覺善堂
- 冬山訓民堂
結語
震三宮是宜蘭縣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 吸引許多信徒前來參拜祈福。
震三宮:歷史悠久、香火鼎盛的媽祖廟
震三宮,是台灣新北市鶯歌區一座歷史悠久、香火鼎盛的媽祖廟。創建於清朝鹹豐三年(1853年),至今已有超過160年的歷史。廟宇坐落於鶯歌三鶯村,背山面水,環境清幽,是當地居民重要的信仰中心。
歷史沿革
震三宮最初只是一座簡陋的草寮,由當地居民集資興建,供奉媽祖神像。隨著香火日益鼎盛,廟宇規模也逐漸擴建。鹹豐九年(1859年),廟宇改建為磚瓦結構,並增建三川殿、正殿和後殿。光緒二十年(1894年),廟宇再次擴建,增建左右廂房和鐘鼓樓。日治時期,廟宇曾一度被日軍徵用為軍營,戰後才恢復宗教活動。
近年來,震三宮積極推動文化傳承工作,舉辦各種民俗活動,例如媽祖繞境、平安醮等,吸引各地信徒參與,也促進了地方文化發展。
建築特色
震三宮建築融合了傳統閩南式建築風格和現代建築元素。廟宇的正殿為三開間兩進式建築,屋頂為燕尾脊,裝飾華麗,雕刻精緻。正殿供奉主神媽祖,以及千里眼、順風耳等配祀神明。廟宇的左右廂房則供奉其他神明,例如土地公、註生娘娘等。
震三宮的建築特色包括:
特色 | 説明 |
---|---|
燕尾脊 | 代表媽祖廟的傳統建築風格 |
精緻雕刻 | 廟宇的屋頂、樑柱和門窗上都雕刻著精美的圖案 |
彩繪壁畫 | 廟宇的牆壁上繪製著各種神話故事和歷史人物 |
傳統建築風格 | 廟宇的建築風格融合了傳統閩南式建築風格和現代建築元素 |
文化活動
震三宮每年舉辦各種民俗活動,例如:
活動 | 時間 | 説明 |
---|---|---|
媽祖繞境 | 農曆三月 | 媽祖神像巡視轄區,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
平安醮 | 農曆九月 | 祈求平安,消災解厄 |
元宵節燈會 | 農曆正月十五 | 展示傳統花燈,祈求光明 |
中元普渡 | 農曆七月十五 | 祭祀好兄弟,祈求亡靈安息 |
這些民俗活動吸引了各地信徒參與,也促進了地方文化發展。
交通資訊
震三宮位於新北市鶯歌區三鶯村,交通便利,可搭乘公車或自行開車前往。
交通方式 | 路線 |
---|---|
公車 | 可搭乘910、911、932、936、946路公車至「震三宮」站下車 |
自行開車 | 可經由台三線或台六十四線前往,廟宇附近設有停車場 |
小結
震三宮是鶯歌區重要的信仰中心,也是當地重要的文化地標。廟宇歷史悠久、香火鼎盛,建築特色鮮明,文化活動豐富。如果您有機會到鶯歌,不妨到震三宮走走,感受當地的宗教文化和民俗風情。
延伸閲讀…
十八埒震三宮 –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中央研究院
獨山國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