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粵語中的「屋」是大概念,指代建築物,而「房」是小概念,指代建築物內部的房間。一間屋可能包含多個房。


普通話恰恰相反,「房子」是大概念,指代建築物,而「房間」、「屋子」都是小概念,指代建築物內部的房間。一套房子可能包含多個房間/屋子。
下表列出「房」和「屋」這兩個詞彙在普通話和粵語中的使用範圍:
語言 | 房 | 屋 |
---|---|---|
普通話 | 小概念,指代房間 | 大概念,指代建築物 |
粵語 | 大概念,指代建築物 | 小概念,指代房間 |
因此,在溝通時需要注意「房」和「屋」在不同語言中的使用差異,避免造成誤解。
引言
普通話和粵語不僅在語音方面有差別,在詞匯方面也有差別,而且愈是和日常生活關係緊密的事物,它們在詞匯表達方面的差異就愈大。這種差異有些是體現在詞語的寫法上,比如「咁」︰普通話的意思是「這樣」。有些詞匯雖然普通話和粵語都有,意思也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使用範圍有差別,有時出入很大,特別容易引起誤會,比如「房、屋」這兩個字。在粵語裡,「屋」是大概念,而「房」是小概念。一間屋裡可能有很多房。而在普通話裡意思大致相反,「房子」是大概念,而「房(間)、屋子」都是小概念。一套房子裡可能有很多間房(間)/屋子。請看附表,瞭解「房、屋」這兩個字在普通話和粵語的使用範圍。正好剛剛查到這個問題,有這麼個回答,對錯僅供參考棟主要指的是房間,幢是樓梯。
一棟樓,千百個故事
一棟樓,高聳矗立在街角,見證著人來人往,繁華與蕭條。它不只是一堆水泥與鋼筋,更是一座城市的縮影,承載著無數人的生活與故事。
從第一根地基打入土地的那一刻起,這棟樓就註定了不平凡的命運。建築工人揮汗如雨,一磚一瓦地堆砌,將設計師的藍圖變成現實。它經歷了風吹雨打,烈日曝曬,終於傲然屹立,成為城市天際線的一部分。
這棟樓裡,住著形形色色的人。有為了生計奔波的上班族,也有享受退休生活的老人;有充滿活力的小孩,也有含飴弄孫的長輩。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有著不同的故事,卻在這一棟樓裡交匯。
清晨,第一縷陽光照進房間,喚醒沉睡的城市。住户們陸續起牀,開啟新的一天。上班族匆匆忙忙地出門上班,老人在公園裡散步聊天,小孩們背著書包去上學。一棟樓,就像一個巨大的蜂巢,每個人都是忙碌的蜜蜂,為生活而奔波。
夜晚,華燈初上,城市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一棟樓的窗户透出温暖的光芒,訴説着家家户户的故事。有人在餐桌旁享受天倫之樂,有人在書房裡埋頭苦幹,也有人在陽台上眺望遠方,思考人生的意義。
一棟樓,就像一部記錄著城市發展史的相冊。它見證了時代的變遷,記錄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從最初的簡陋到如今的繁華,一棟樓承載着城市的記憶和温度。
年份 | 事件 | 影響 |
---|---|---|
1990年 | 建造完成 | 為城市增添了一道風景線 |
2000年 | 翻新改造 | 提升了居住舒適度 |
2010年 | 周邊道路拓寬 | 改善了交通狀況 |
2020年 | 疫情期間 | 居民團結互助 |
一棟樓,不僅僅是一個住所,更是一個充滿故事和温度的地方。它連接着過去和未來,承載着人們的夢想和希望。在城市的每個角落,都矗立着一棟棟這樣的樓,它們共同構成了城市的靈魂,記錄着城市的輝煌與滄桑。
延伸閲讀…
口語交際課的教學模式- “幢”、“棟”、“座”
新北捷運局- 「棟」、「幢」怎麼分? 兩個都是房屋的計量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