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 日期 祭拜對象 主要儀式 意義
下元節 農曆十月十五日 水官 解厄祈福 祈求消災解難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 地官 普渡孤魂 消去業障祈福
上元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 天官 賜福祈子 祈求富貴多子

相傳,天官賜福因正值新年之始,人們祈求新希望;地官赦罪因年過一半,消除前業以期後半有所收穫;水官解厄則因適逢立秋前後,秋決之期,撫慰人心。

古籍記載,三元節期間,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宮觀會舉辦盛大慶典,世人也會焚香祭拜,祈求平安順遂。在清朝,人們會懸掛「三官大帝」燈籠於門首,據説可解厄。

上元中元下元 Play

此外,民間還有「拜香」習俗,一步一拜至山上,祈求三官庇佑。而道教則認為三元節是「三官大帝」的誕辰,須舉行祈福法事,以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上元中元下元

上元、中元、下元:道教節日的三盞明燈

在道教文化中,「上元」、「中元」、「下元」是歲時節日的三大節慶,分別在元宵節、盂蘭節和冬至當天舉行。這三個節日象徵著一年中不同的時間點,並各有其獨特的含義和祭祀儀式。

節日概覽

節日 日期 含義
上元 正月十五 天官賜福
中元 七月十五 地官赦罪
下元 十月十五 水官解厄

上元節:天官賜福

上元節,俗稱元宵節,在正月十五日舉行。民間有「十五上元鬧元宵」的習俗,當天會張燈結綵、放煙火,祈求天官賜福。天官,即玉皇大帝,傳説他會在這天巡視人間,賞善罰惡,因此人們會在廟宇中敬奉天官,祈求闔家平安、財運亨通。

中元節:地官赦罪

中元節,又稱盂蘭節,在七月十五日舉行。這是一個祭祀祖先和施放孤魂野鬼的節日。傳説中元節是地官巡視人間的時間,地官會考核人間善惡,發放罪狀,因此人們會在這一天祭拜祖先、超度亡靈,祈求地官赦免罪過。

下元節:水官解厄

下元節,又稱冬至節,在十月十五日舉行。下元節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日,象徵著陽氣回歸,陰氣衰退。傳説水官會在這一天巡視人間,驅除瘟疫、災害,因此人們會在這一天設水官醮,祈求水官解厄、消災滅疫。

祭祀儀式

這三個節日都有其傳統的祭祀儀式,以下是常見的流程:

  1. 設香案:擺設香爐、供品、神像等。
  2. 上香敬禮:依次點香並向神明行禮。
  3. 祝禱祈福:誦唸經文或祭文,祈求神明賜福、赦罪、解厄。
  4. 燒紙錢化寶:焚燒紙錢、金銀元寶等祭品,供神明或鬼魂享用。
  5. 放生佈施:放生動物、施放孤魂野鬼,積累功德。

在上元節,人們會以元宵、湯圓等甜食祭祀天官;在中元節,會以水果、菜餚等供品祭祀祖先;在下元節,則會以羊肉、水餃等應季食材祭祀水官。

意義與影響

上元、中元、下元這三個節日是道教傳統節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具有豐富的宗教內涵,也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三個節日反映了道教對天、地、水三界的神祇信仰,以及對輪迴、因果報應的哲學思考。它們也促成了各種傳統習俗和民間信仰的形成,豐富了中國節日文化的多樣性。

延伸閲讀…

下元拜什麼? 民間信仰中「三元節」所反應的歲時意義

何謂三元節?知道了才能保祐你一年順遂!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