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繡眼的巢
引言:
鳥類的築巢行為往往透露著周遭環境的吉凶。近日觀察到一對綠繡眼於陽台蝶豆花叢中築巢,從孵蛋到雛鳥離巢,見證了親鳥無微不至的愛護與生命延續的神奇。


觀察記錄 | 事態發展 |
---|---|
6/21-23 | 雛鳥頻開嘴,睜眼四望 |
6/11-14 | 雛鳥離巢,初展羽翼 |
5/31-6/10 | 親鳥頻繁輪班,餵養幼鳥 |
5/25 | 親鳥輪流孵蛋,體型有異 |
5/17-23 | 親鳥孵蛋期間,活動範圍受限 |
5/16 | 傍晚注意澆花,避免驚擾親鳥 |
5/14 | 夜間親鳥興奮活動,或因蟲子飛來 |
5/13 | 發現兩顆鳥蛋,確定巢內有幼鳥 |
5/12 | 確認綠繡眼築巢於蝶豆花叢中 |
5/10 | 於蝶豆花叢中發現隱蔽鳥巢,已完工 |
疫情期間的綠繡眼巢
疫情期間,居家觀察一對綠繡眼在後陽台築巢。5 月 10 日發現蝶豆花叢中隱蔽的鳥巢,已完工。5 月 12 日確認巢中住户為綠繡眼。5 月 13 日觀察到一隻鳥蛋。
5 月 14 日晚間,屋內觀察親鳥孵蛋。親鳥孵蛋期間,嘴巴張得很大。5 月 25 日,親鳥輪流孵蛋,體型不同。5 月 31 日至 6 月 10 日,親鳥頻頻輪班,餵養幼鳥。6 月 11 日至 14 日,雛鳥離巢,初展羽翼。
綠繡眼巢的生態觀察
綠繡眼的巢位於蝶豆花叢中,隱蔽且安全。親鳥孵蛋時,常張著嘴。親鳥輪流孵蛋,體型有別。親鳥會在鳥巢附近休息,並由對面的玉蘭樹飛來。親鳥夜間活動頻繁,可能為捕食蟲子。雛鳥孵化後,親鳥勤奮餵養。
綠繡眼築巢與風水
據説鳥類有預知災害的本能,會選擇磁場良好的位置築巢。綠繡眼築巢於陽台,寓意著吉祥和財富。
結語:
綠繡眼的巢是一個生命孕育和成長的地方,見證了親鳥的愛護和生命的頑強。疫情期間的居家觀察,讓綠繡眼的巢成為一份寶貴的樂趣,也讓我們省思環境與生命的聯繫,以及大自然的無窮奧秘。
綠繡眼築巢:靈巧築造,繁衍後代
綠繡眼是台灣常見的鳥類之一,以其亮麗的羽毛和悦耳的鳴聲著稱。牠們具有獨特的築巢技巧,營建出精巧而安全的巢穴用以繁衍後代。
巢址選擇
綠繡眼通常在茂密的樹林或灌叢中築巢,選擇枝葉茂密且遮蔽良好的位置,以避免天敵的窺探。巢址通常距離地面有一定高度,有助於保護幼鳥免受掠食者侵襲。牠們偏好在針葉樹、雜樹或果樹等植物上築巢,喜歡以柔軟、蓬鬆的樹葉和苔蘚作為巢材。
| 巢址特點 | 描述 |
|—|—|—|
| 植物種類 | 針葉樹、雜樹、果樹等 |
| 遮蔽程度 | 枝葉茂密 |
| 高度 | 距離地面有一定高度,通常超過 1 公尺 |
| 隱密性 | 靠近樹幹或樹枝分岔處 |
巢穴結構
綠繡眼的巢穴呈球形或半圓形,直徑約 7-12 公分,入口通常位於巢側。巢穴由外層、內襯和頂蓋組成:
- 外層:以乾枯的樹葉、樹皮、苔蘚等較粗糙的材料編織而成,具有防水和防禦功能。
- 內襯:由細緻的葉子、羽毛、蛛網等柔軟的材質鋪設,為幼鳥提供温暖舒適的環境。
- 頂蓋:由數片大樹葉重疊覆蓋而成,具有遮風擋雨的功能。
築巢過程
綠繡眼築巢通常由雌鳥負責,牠們會先收集築巢材料,然後將材料銜回築巢地點,並用喙部細緻地編織塑形,耗時約數週至一個月不等,有時也需要雄鳥協助。築巢過程中,雌鳥會將身體縮進巢中,進行精細的調整和編排。
繁殖行為
築巢完成後,綠繡眼會在春夏之間繁殖,雌鳥會產下 2-4 枚淺藍色或綠色帶褐色斑點的鳥卵。孵卵期約 12-14 天,由雌鳥負責,此時雄鳥會在附近警戒並提供食物。幼鳥孵化後,雌雄親鳥輪流餵食,並共同照顧和清潔巢穴。幼鳥的羽毛生長完全約需 18-20 天,即可離巢獨立生活,但仍然會跟隨親鳥一段時間,學習覓食和生存技能。
生態意義
綠繡眼的築巢行為對於牠們的生存和繁殖至關重要,提供一個安全且舒適的環境讓幼鳥發育成育,增加後代的存活機率。牠們的築巢行為也影響到其他生物,例如鳥類昆蟲可能會在綠繡眼的巢穴附近築巢,利用其保護性結構。此外,綠繡眼巢中的鳥糞和殘留食物會成為土壤中的營養物質來源。
延伸閲讀…
綠繡眼
2021-0409 綠繡眼築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