爻之交會,陰陽之始
在《易經》之中,兩個符號「⚊」、「⚋」代表了陰陽二象。陽爻「⚊」屬剛,而陰爻「⚋」柔順,萬物之性皆由陰陽二氣演化而來。
六爻之象,預測之術
六爻,指從下到上排列的六個陰陽符號。初爻至五爻依序排於卦的下方,稱為「內卦」;上六爻置於卦的上方,稱為「外卦」。內外卦交疊,組成重卦,共六十四卦。


爻之動變,卦之化生
爻之移動,導致卦象產生變化。陽爻「⚊」稱「九」,陰爻「⚋」稱「六」。由九、六的變化,占卜者可預測未來。
爻之分佈,上下之別
六爻分為「天」位、「人」位、「地」位。「天」位居上,象徵天意;「人」位居中,代表人道;「地」位居下,喻示地勢。
爻之互動,陰陽之合
爻之交會,陰陽交融,產生「效用」。「爻」即「交」,通過「交」所產生的「效用」,可以透過全局計算來衡量。
爻之本義,日月之光
周文王認為,「爻」意為「皎」:「日月交會投射」,代表著陰陽氣化。由於「爻」之動而有卦之變,故「爻」是氣化的始祖。
卦之組成,單卦重卦
三爻構成單卦,如八卦;兩個單卦(六爻)合成重卦,如六十四卦。畫卦象時,由初爻往上畫起。
《易經》之妙,千古情書
《易經》以六爻為基礎,闡述陰陽、五行、八卦等哲理。學習的「學」字亦由「爻」構成,「乾」卦『文言傳』曰「六爻發揮旁通情」,道盡《易經》的情意 綿綿。
爻之運動,立體不連續
爻之運動,並非等距平面,而是立體且不連續的。「爻」與「爻」間的鴻溝,象徵著質的飛躍,猶如「鯤魚變大鵬鳥」之「化」境。
爻之分部,主客之應
內外人,代表著主觀與客觀。爻由下往上呈現「始、壯、究」的過程,以S曲線表徵其源源不絕的變化。
陰陽爻:古中國哲學的基石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陰陽爻是理解宇宙運行的重要概念。
陰與陽
陰與陽分別代表宇宙中的兩種對立和互補力量,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切。陰的屬性包括:
特質 | 描述 |
---|---|
陰性 | 女性、物質、黑暗、寒冷 |
被動 | 順應、接受 |
內向 | 平靜、安靜 |
相對應地,陽的屬性為:
特質 | 描述 |
---|---|
陽性 | 男性、能量、光明、温暖 |
主動 | 主導、給予 |
外向 | 熱情、衝動 |
陰陽爻
陰陽爻是一個符號,由兩個重疊的曲線組成。白色曲線代表陽,黑色曲線代表陰。曲線的外形類似於一條魚,也類似於一個太極圖。
爻的圓形代表宇宙的循環性,而曲線代表陰陽力量之間的動態平衡。
陰陽互動
陰陽力量之間的互動是一個永恆的過程。它們相輔相成,相互依存。陽的力量導致變化和創造,而陰的力量帶來穩定和接納。它們共同維持宇宙的和諧與平衡。
例如:
延伸閲讀…
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陰爻_百度百科
- 在一天中,白天(陽)與黑夜(陰)交替出現。
- 在四季中,夏季(陽)和冬季(陰)循環往復。
- 在身體中,活躍的臟器(陽)與平靜的臟器(陰)互相平衡。
應用
陰陽爻的概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包括:
- 陰陽醫學:用於診斷和治療疾病。
- 堪輿學:用於選擇建築物和墓地的位置。
- 武術:用於理解對手的動作和反應。
- 藝術:用於創造平衡和和諧的美學作品。
總之,陰陽爻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項基本原則,描述了宇宙和萬物中對立和互補力量之間的動態平衡。它在科學、醫學、文化和藝術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