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的演變與應用

尺乃東亞古制長度衡量單位,溯源華夏殷商,後歷經朝代更迭,各時代度量標準不一。

後漢列女傳載,商尺長度約為15.8釐米。

古代尺 Play

戰國時期,一丈約為231釐米,一尺相當於23.1釐米。

秦漢兩朝,一引長達2310釐米,一尺約為23.1釐米。

三國至南北朝,一丈長度稍有增加,約為242至245釐米。

古代尺

隋唐承襲漢制,一丈為296釐米,一尺約為29.6釐米。

宋代沿襲唐制,太府寺布帛尺應運而生。

明代尺制細分為營造尺、裁衣尺、量地尺。

矩形尺,又稱曲尺,常見於建築營造。

雙手展開間的距離,稱之為一尋。

古代尺的長度與現代相異,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八尺有餘,以今日尺算之,應逾2.66米。

後世尺的長度隨時代而變,十九世紀時,尺的長度從30釐米至37釐米不等。

朝代
15.8釐米 1.58釐米 0.158釐米
戰國 23.1釐米 2.31釐米 0.231釐米
23.1釐米 2.31釐米 0.231釐米
23.1釐米 2.31釐米 0.231釐米
三國 24.2釐米 2.42釐米 0.242釐米
西晉 24.2釐米 2.42釐米 0.242釐米
東晉 24.5釐米 2.45釐米 0.245釐米
南朝 24.5釐米 2.45釐米 0.245釐米
29.6釐米 2.96釐米 0.296釐米
29.6釐米 2.96釐米 0.296釐米

古代尺:度量長度的悠久歷史

尺,作為一種測量長度的工具,在古代各個文明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古埃及到中國,從希臘到羅馬,不同的文化都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尺度系統。

古代尺的起源

最早的尺子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當時人類使用自然物體,例如樹枝或動物骨頭,作為測量長度的參考。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們開始製造標準化的尺子,以確保測量的準確性。

各文明的古代尺

** 文明 尺的單位 長度 (mm) **
古埃及 皇家尺 523.6
古希臘 普爾斯 304.8
古羅馬 羅馬尺 295.7
古中國 官尺 32.6

中國的古代尺

中國的古代尺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複雜的演變過程。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以「寸」為單位的尺度。秦朝統一中國後,頒布了「度量衡」的標準,其中包括了「尺」的定義。

古代尺在現代的應用

儘管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測量系統已經廣泛採用,但古代尺在一些領域仍有其應用。例如,在傳統建築和古文物研究中,古代尺仍然是重要的參考依據。

古代尺的文化意義

除了作為測量長度的工具之外,古代尺還具有豐富的文化意義。它不僅反映了古代社會的科技水平,也體現了各個文明的價值觀和審美情趣。例如,中國古代的官尺被認為是衡量權威和地位的象徵。

結論

延伸閲讀…

古代的一丈一尺一寸到底是多長呢

中國古尺_百度百科

古代尺作為一種度量長度的工具,在人類文明的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古埃及到中國,不同的文明都發展出了自己的獨特尺度系統。儘管現代測量系統已經廣泛採用,但古代尺在某些領域仍然有其應用,並在文化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