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修佛法,皈依三寶
三寶:佛、法、僧
三寶具足,方稱完整佛教。皈依三寶,得善友、諸佛菩薩、護法龍天加持,增強信心與意志。皈依三寶,猶如入學,註冊入門,始能進步。
佛寶:覺者


佛寶指自覺、覺他、覺滿之覺者。佛陀入滅後,住持三寶代傳佛法,延續佛命。
法寶:軌範
法寶指軌持自性之法則,有軌範使人理解與任持,不失本性。
僧寶:和合眾
僧寶指於事於理和合相處之比丘比丘尼。僧寶和合,傳佈教義,保持佛教精神。
化相三寶:佛陀應化
佛陀成道至入滅,彼時之相狀即為化相三寶:釋迦為佛寶,教示為法寶,出家弟子為僧寶。
一體三寶:各具三寶功德
三寶之中,各具三寶功德:佛有覺照之能,法有軌持之能,僧無違諍之過。
理體三寶:眾生本具
理體三寶指眾生本具之三寶:惑轉般若為佛寶,業轉解脱為法寶,苦轉法身為僧寶。
皈依三寶,尋求佛性顯現
皈依三寶,目的在尋求佛性顯現。眾生皆具佛性,因業障迷惑而迷失。皈依三寶,回歸本源,得離苦得樂究竟解脱。
三皈依的意義
三皈依是佛教徒入道的基本儀式,也是佛教修行的基礎。其意義深遠,包含了皈依三寶、斷除惡業、發菩提心等多方面的內容。
皈依三寶
三皈依首先是皈依三寶,即佛、法、僧。
- 佛:代表覺悟,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皈依佛,即相信佛陀的教誨,並以此為人生的導師。
- 法:代表佛陀的教義,是佛教修行的準則。皈依法,即相信佛法的不變真理,並以此為人生的指南。
- 僧:代表僧團,是佛教出家修行的團體。皈依僧,即尊敬僧團,並以此為人生的依怙。
皈依三寶是佛教徒 духовного пути的開始,也是佛教徒身份的標誌。
斷除惡業
三皈依的另一個意義是斷除惡業。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有善惡業力,惡業會阻礙我們解脱,皈依三寶可以幫助我們消除惡業。
- 見惡業不作:皈依三寶後,我們應當明瞭善惡,不造作惡業。
- 已作惡業懺悔:若已造作惡業,應當誠心懺悔,發願不再造作。
- 未作惡業堅持:未造作惡業者,應當堅持正念,不隨波逐流。
通過皈依三寶,我們可以培養善根,淨化心靈,斷除惡業。
發菩提心
三皈依的第三個意義是發菩提心。菩提心是解脱六道輪迴、成就佛道的決心。皈依三寶後,我們應當發願度化一切眾生,與他們共同成就佛道。
- 發心廣度眾生:皈依三寶後,我們應當心懷眾生,發願普度一切眾生。
- 行願廣度眾生:發心後,應當身體力行,以戒定慧三學廣度眾生。
- 滿願廣度眾生:最終成就佛道後,應當廣度眾生,讓他們也離苦得樂。
發菩提心是菩薩道修行的核心,也是佛教徒追求究竟解脱的目標。
延伸閲讀…
三皈依的意義
皈依的意義- 為何要皈依三寶
三皈依的意義表
下表概括了三皈依的意義:
意義 | 內容 |
---|---|
皈依三寶 | 皈依佛、法、僧,以他們為人生的導師、準則和依怙。 |
斷除惡業 | 見惡業不作,已作惡業懺悔,未作惡業堅持。 |
發菩提心 | 發願度化一切眾生,與他們共同成就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