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用法探析
導言
在漢語中,「把握」一詞有著多重涵義,既可用於具體的「緊握」動作,亦可指抽象事物上的「掌握」、「控制」。本文旨在此 探討「緊握」與「把握」在不同語境下的用法,以及媒體評論中「緊握時代脈搏」一語的恰當性。
緊握與把握的區別
「緊握」著重於具體的事物,例如緊握住一把槍、一個人的手,表示牢固地拿住。而「把握」則泛指對抽象事物或無形之物的掌握程度,例如把握局勢、把握機會,表達掌控、把握 住的能力。
語境對用法的影響
從下表中的實例可見,在不同的語境下,相同的動詞「緊握」或「把握」會產生不同的意義。
語境 | 動詞 | 意義 |
---|---|---|
社會發展情勢 | 「緊握」 | 掌握,把控住 |
實物 | 「緊握」 | 牢固拿下 |
物品 | 「緊握」 | 緊抓不放 |
地質巖 | 「緊握」 | 用力拿著 |
望遠鏡 | 「緊握」 | 牢固握持 |
法紀 | 「緊握」 | 嚴格遵守,作為準則 |
「緊握時代脈搏」用法適當性
媒體評論中「緊握時代脈搏」一語中的「緊握」用作對抽象事物的掌控,與其本義有出入。因此,在此語境下使用「把握」更為 合適,更能準確表達「掌握時代發展情勢」的意思。
結論
「把握」與「緊握」在漢語中具有不同的涵義和用法。在具體語境中,根據事物屬性謹慎選擇適當的動詞,才能準確傳達表達者的意圖。
把握意思:閲讀理解的不二法門
閲讀理解是提升各項技能,例如批判性思考、問題解決和溝通能力的基石。要有效地理解一段文字,至關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把握意思」。把握意思是指從一段文字中提取其主要概念、觀點和細節的過程。透過以下策略,我們可以逐步提高把握意思的能力:
階段 | 策略 |
---|---|
預習 | 預習、預測 |
閲讀(字面意思理解) | 專注閲讀、標註關鍵詞、圈出重要細節 |
閲讀(推論理解) | 提問、推論、預測 |
總結(段落大意) | 找尋主題句、總結主要要點、建立層級結構 |
總結(整體理解) | 比較段落大意、建立主題結構、總結全文 |
評估與延伸 | 評估理解、延伸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