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傳奇
相傳上古時期,有一種瑞獸名為貔貅,身具龍頭、獅身、麟腳之威,被視為五瑞獸之一(龍、鳳、龜、麒麟、貔貅)。古人尊其為「天祿獸」,將其奉為軍隊的象徵,意喻勇猛無畏。


貔貅有雌雄之分,雄性稱「貔」,雌性稱「貅」,兩者在外形上無明顯區別。據傳,貔貅因其兇猛威武,負責巡視天庭,鎮壓妖邪。
傳説貔貅喜食金銀財寶,常銜回珍寶討得主人的歡心。因此,貔貅逐漸被賦予招財聚寶的神通,成為旺財鎮宅的瑞獸。
民間傳説中,貔貅有著「只進不出」的特殊能力,象徵著聚財納福,消災避邪。而其「大嘴」和「無肛門」的特徵,則寓意著吞納四方之財,守財護財不失。
隨著時代變遷,貔貅的稱呼有所演變。在北方,其稱呼演變為「辟邪」,但在南方,仍沿用「貔貅」一詞。此外,貔貅在古籍中也曾被稱為「怪獸」或「四不象」。
時至今日,貔貅的傳説仍在民間廣為流傳,其形象被廣泛用於風水擺件、首飾飾品等,寄託著人們祈福納財、鎮宅安寧的美好願景。
特徵 | 傳説 | 象徵 |
---|---|---|
龍頭、獅身、麟腳 | 巡視天庭,鎮壓妖邪 | 勇猛威武 |
雌雄之分(貔、貅) | 吞食金銀財寶 | 招財聚寶 |
只進不出 | 守財護財 | 納福消災 |
大嘴 | 吞納四方之財 | 富貴吉祥 |
無肛門 | 聚財不失 | 安泰順遂 |
貔貅的讀音與傳説
前言
貔貅(pí xiū),為中國神話傳説中的神獸,在風水和招財運勢上受到重視。其讀音獨特,具有特殊的意義和用法。
讀音
貔貅的標準讀音為:”pí xiū”
– 第一字:”pí”,發音似「皮」的輕聲
– 第二字:”xiū”,發音似「休」
傳説及象徵
貔貅傳説為龍王的第九個兒子,擁有龍頭、馬身、麟腳的神奇形態。其頭生角,背負甲,腹帶玉,尾似流蘇。傳説中貔貅兇猛威武,僅以財寶為食,且只進不出。因此,民間常用貔貅作為招財進寶的風水擺設與配飾。
種類與用法
貔貅主要分為兩種類型:
款式 | 特點 | 用法 |
---|---|---|
獨角貔貅 | 鎮宅辟邪,化解小人 | 擺放在玄關、辦公室 |
雙角貔貅 | 招財進寶,事業有成 | 擺放在客廳、收銀台 |
開光與供奉
貔貅在擺放前需要經過開光儀式,使神獸吸取靈氣,發揮靈驗。開光可由寺廟僧人或風水師執行。此外,貔貅供奉需注意以下事項:
- 開光後不可見血光
- 不可撫摸其頭角部位
- 定期擦拭擺放清潔
- 不可轉送他人(贈送前要重新開光)
注意事項
使用貔貅招財時,需注意以下事項:
- 不可頭對著廁所或垃圾桶
- 不可放得太高或太低
- 貔貅忌水,不可泡水沖洗
- 不可用其他動物(貓、狗)的飾品配戴貔貅
尾聲
貔貅以其特殊的寓意和招財效用,成為受歡迎的風水擺設與吉祥配飾。正確唸出其讀音:”pí xiū”,並根據不同種類和用途擺放與供奉,有助於發揮貔貅鎮宅辟邪與招財進寶的靈力。
延伸閲讀…
粵語審音配詞字庫
粵語審音配詞字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