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牛圖 | 意象 | 階段 | 著語 |
---|---|---|---|
忘牛存人 | 人與牛合一,牛為理念象徵 | 悟道後,回到自性 | 法無二法,牛且為宗 |
騎牛歸家 | 人牛一體,無所得失 | 悟道後,在生活中保持正念 | 干戈已罷,得失還無 |
牧牛 |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念 | 悟道後,去除妄念 | 前思才起,後念相隨 |
得牛 | 徹底悟入本性 | 得牛後,仍需修行 | 久埋郊外,今日逢渠 |
見牛 | 發現真實的自己 | 體驗禪定後,理解萬物一體 | 從聲入得;見處逢源 |
見跡 | 瞭解禪理 | 透過經書和教誨,明瞭禪宗思想 | 依經解義,閲教知蹤 |
尋牛 | 立志求道 | 尋找失去的本性 | 從來不失,何用追尋 |
十牛圖解:禪宗修行的圖解指南
《十牛圖解》簡介
《十牛圖解》是禪宗的一幅著名圖解,描繪了禪修者從初發心到開悟的十個修行階段。每個階段都以一幅圖像和一首偈語表示,用以形象地説明修行的過程和心境變化。
階段 | 圖像 | 偈語 |
---|---|---|
發心 | 人牧牛 | 牧牛始初難調伏 |
尋牛 | 人尋牛 | 脱然離卻是非窩 |
見牛 | 見牛 | 鞭索有時須用之 |
得牛 | 得牛 | 牛從天上來 |
牧牛 | 牧牛 | 牧牛漸漸能調伏 |
騎牛歸家 | 騎牛歸 | 騎牛得意歸村落 |
忘牛存人 | 忘牛 | 但見主人翁 |
人牛俱忘 | 騎牛 | 更無牛可騎 |
入鄽垂手 | 牧牛 | 人牛俱忘朝市 |
牧牛童子 | 牧牛 | 牧牛人歸家 |
各階段的意涵
發心:修行的開端,行者發願求道,開始尋找自己的心牛。
尋牛:努力尋找自我,探索心靈的本性。
見牛:遇到自己的心牛,開始理解自己的本心。
得牛:馴服心牛,控制自己的妄念。
牧牛:持續修練,逐漸降伏自己的心。
騎牛歸家:修行有成,回歸自己的本心。
忘牛存人:超脱牛的束縛,進入無我的境界。
人牛俱忘:行者與心牛合一,達致物我兩忘。
入鄽垂手:在塵世生活中不執著,隨緣自在。
牧牛童子:行者圓滿自證,引導他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