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首爾城門:時光見證下的歷史印記與時代變遷]

城門 別名 位置 特色
惠化門 弘化門 首爾城北區東小門洞 地鐵4號線惠化站附近
肅靖門(北大門) 北門 北漢山東側 供國家緊急時期避難
崇禮門(南大門) 禮儀之門 首爾中心 規模最大,因縱火毀壞而重建
敦義門(西大門) 新門 慶熙宮 1915年因公路擴建而拆除,僅剩紀念碑
興仁之門(東大門) 仁慈之門 首爾地勢最低處 擁有甕城保護,名稱添加「之」字補足風水

興仁之門:東大門的慈悲門户

西大門 Play

作為唯一擁有甕城保護的首爾城門,興仁之門見證了朝鮮王朝的興衰,並與東大門市場和設計廣場共同構成了今日首爾繁華的商業中心。

敦義門:義氣的西側門户

西大門

原本位於慶熙宮附近的敦義門曾被稱為「西門」,後因城牆重修而遷移,如今僅剩「敦義門址」紀念碑,成為韓國人對日本殖民時期的歷史追憶。

崇禮門:禮儀之南大門

崇禮門是首爾城郭中最宏偉的城門,但2008年的縱火事件使其毀於一旦,後經復刻重建,卻已不再是歷史上那座最為壯觀的木造建築。

肅靖門(北大門):北漢山的守護者

肅靖門建於北漢山東側,並非供人使用,而是作為國家緊急時期的避難之所,如今的城門樓是1976年修復北嶽山城郭時重建的。

惠化門:弘化門的遺址

惠化門最初名為「弘化門」,後因重名而改稱,其舊址位於首爾城北區東小門洞,如今的惠化門與地鐵4號線惠化站同名,是通往駱山公園的途徑。

西大門:首爾歷史與活力的交匯處

西大門是首爾的一座標誌性地標,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底藴。作為城市西部的主要入口,西大門見證了首爾從小村莊發展成巨大都市的旅程。在這裡,過去與現在交織,傳統與現代並存,創造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氛圍。

歷史沿革

西大門最初建於1396年,當時首爾被稱為漢城。作為城牆的八座主要城門之一,西大門扼守著通往京畿道的西部路線。在朝鮮王朝期間,西大門是漢城最繁忙的入口,商人、旅行者和軍隊川流不息。

西大門相關重大事件:

年份 事件
1592 日軍入侵期間,被日軍攻破
1636 重建為石材結構
1896 朝鮮王國打開城門,歡迎外國使節
1950 韓戰期間嚴重受損
1970 重建為現有結構

建築特色

現代的西大門是一座兩層樓的石材建築,展現了朝鮮中後期的建築風格。它長31公尺,寬22公尺,高17公尺。城門上方有一個寫著「興仁之門」的匾額,象徵著「仁愛的復興」。

特點 描述
城牆 由花崗巖砌成,厚達5公尺
城門洞 寬10公尺,高12公尺
屋頂 燕尾型,覆蓋著綠色琉璃瓦
窗户 窄而小,用於防禦

文化意義

西大門不僅是一座地標性的建築,也是首爾文化的重要象徵。它經常出現在藝術、文學和音樂作品中,見證著城市數百年的歷史。

  • 傳統節日:在農曆1月15日的元宵節,西大門都會舉辦 Lantern Festival。
  • 文化遊行:西大門是許多文化遊行和慶典的起點,例如 Seoul Drum Festival。
  • 藝術靈感:西大門的建築特色和歷史意義激發了許多藝術家和攝影師的靈感。

周邊景點

西大門周圍是一個熱鬧的地區,擁有豐富的旅遊景點。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