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年是指該年有366日,年份多出一日。閏年是彌補因人曆法規定年度天數365日和回歸年大約365.24219日差距而設立。曆法有置閏方法。儒曆每4年置1閏日,1年是365.25日。格里高利曆每400年少3次閏日,是365.2425日。多出來一天2月29日。
目前使用441年前1582年10月15日起即採曆格勒裏列哥高利曆閏年規則如下(這裏公元為公元後年份,公元前置潤規則參見後續章節,例如:因此1700年、1800年、1900年、2100年、2200年、2300年而沒有閏日平年,1600年、2000年及2400年而為閏年。)[1]:
每逢閏年,2月份有29日,平年2月份28日。
因此,1979年、2018年、2021年平年,1980年、2020年逢4倍數閏年,1700年、1800年、1900年及2100年起逢100年一次倍數但非400年一次倍數故平年。1600年及2000年起逢400年一次倍數有閏年。
格里高利曆陽年度有誤,3200年一日,因此約翰·赫歇爾提議每逢3200倍數閏,如公元3200年。但此年份來臨尚有1177年遙,因此還納入規則或實施過。於地球公轉速度眾多影響因素,是否需要納入此規則成為曆法有待商榷。
曆法是了紀錄時間而制。古代,有三個週期人們日常生活很:晝夜交替週期、月亮盈虧週期和季節交替週期。晝夜交替時間是平太陽日。月亮盈虧週期是朔望月,其平均值是29.5306日。季節交替週期是回歸年(古代稱「歲實」),可兩冬至或兩春分時間,其值為365.2422日註一。「日」概念緣晝夜交替,「月」概念緣自月亮盈虧,「年」或「歲」概念緣季節交替。
曆法要解決其中一個問題是怎樣編排年月日。上述三個週期彼此之間比例不能約化成分數,這使編制曆法困。其中一個辦法是不理會朔望月,只考慮回歸年,年和月規律編排,使一年週期回歸年,這樣曆法稱「陽曆」,簡稱「陽曆」,公曆一種陽曆。另一個辦法是不理會回歸年,年和月規律編排,使一個月週期接近朔望月,這樣曆法稱「曆」,簡稱「曆」,伊斯蘭曆一種曆。第三個辦法是要同時兼顧朔望月和回歸年,年和月規律編排,使一個月週期接近朔望月,一年週期接近回歸年,這樣曆法稱「陰陽合曆」,簡稱「陽曆」,農曆一種陽曆。
農曆規定朔(即新月)落在那一日定為某月初一。朔望月平均值是29.5306日,所以農曆一個月可以有二十九日,稱為月,可以有三十日,稱為月。月月是兩朔日之間日數而定。回歸年週期是365.2422日,是朔望月平均值12.37倍,所以農曆一年有十二個月。使農曆離回歸年週期,每三年需有一個「閏月」,即一年有十三個月。
安置閏月使農曆一年週期接近回歸年,即「置閏法」,是農曆要解決問題。歷代用過很多置閏法,有過五次曆法改革,最近一次改革發生治二年(公元1645年)。這裡談現通用農曆法則,談法之前闡釋編算農曆來説天文和曆法概念。
要深入瞭解現代農曆編算,得現代時間計量説起。
世界時(UT)是地球轉制定時間。世界時有幾種版本,常用是UT1和協調世界時(UTC)。UT1是地球上某一經線註二於遙恆星方位,通過變換得出符合太陽時時間標準。地球轉勻,所以UT1時間勻,這使UT1應用上有所不便,於是人們創立協調世界時UTC來取代UT1。
協調世界時UTC是國際原子時TAI及UT1而定。國際原子時是遍佈世界上超過五十個國家、超過四百台原子鐘時刻數據處理而定時刻,由TAI所定每一秒鐘是。UTC定為TAI加上整數秒,使UT1偏差超過0.9秒。所以UTC一秒和TAI一秒時間間隔完全一樣,當UTCUT1時刻相差超過0.9秒時,閏秒會加到UTC上,閏秒可可負,閏秒一分鐘有六十一秒,負閏秒一分鐘只有五十九秒。到目前(2022年10月)為止閏秒是閏秒。閏秒法1972年實施,到目前(2018年10月)為止總共加了二十七個閏秒,上一次閏秒是2016年12月31日23時59分60秒UTC。所以UTC大多數時候是,只是在加閏秒時會有一秒突變,這些變有時會造成,所以有人自2005年起建議取消閏秒。
區時定為協調世界時UTC相差某個時間,是世界各國採用時間系統。現在中國各地採用時間是東八區區時,UTC數字上相差八時(例如東八區9:00於 UTC 1:00 ),UTC+8表示,稱為北京時間或中國標準時。現在農曆UTC+8時間基礎。
農曆現干支紀年。月份正月、二月、三月……十二月表示,閏月取前一個月月數前面加上「閏」字,如閏三月、閏九月。農曆每月第一日到第十日紀為初一、初二……初十,第十一日到第二十日紀為十一、十二……二十,第二十一日到第二十九日紀為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九,或者簡紀廿一、廿二……廿九,第三十日紀三十。農曆可用干支來紀日期,但月份不用干支。
眾所週知,以前中國帝王年號紀年,這種紀年方法到清朝滅亡後廢除。中華民國雖然「民國」紀年,但民國紀是公曆年而非農曆年,例如民國元年是指公元1912年,不是農曆壬子年。
朔是指月亮太陽同一方向時刻,這説法過於籠統,現代天文學朔定義月球地心視黃經λM太陽地心視黃經λS相等時刻。朔相關概念有上弦、望和下弦。上弦是λM-λS=90°時刻;望是λM-λS=180°時刻;下弦是λM-λS=270°時刻。籠統地説,上弦是月亮位於太陽以東90°時候;望是月亮太陽相反方向時候;下弦是月亮位於太陽以西90°時候。
朔所在日期稱為朔日。中國以來午夜零時(古時稱子)作為一天開始,所以不論朔發生某天00:00:00或23:59:59.999,朔日視為。值得注意的是現在農曆UTC+8時間基礎,例如朔發生公元2010年12月5日UTC17:36,換成UTC+8區時,這次朔發生2010年12月6日01:36,所以這次朔日是2010年12月6日。
農曆有一條古老法則沿用至今:朔日定為某月初一日。所以2010年12月6日某月初一日,下面要説另一法則此朔日定為十一月初一。下一個朔日發生公元2011年1月4日,所以下一個月初一是2011年1月4日。2010年12月6日和2011年1月4日之間有二十九日,由此推出這個十一月是月。
平歲月份編排。如前所述,含冬至那個月定十一月,後十一個月定為十二月、正月、二月……十月。所以平歲中正月是十一月(建子)後第二個月,正月初一是冬至日後第二個朔日。
閏歲情況複雜。一歲有十二個中氣,閏歲有十三個月,所以有一個月不含中氣,農曆規定冬至後第一個不含中氣月份定為閏月。為起見,這裡且稱非閏月月份為「平月」。閏歲中含冬至月份定為十一月,其餘十一個平月定為十二月、正月、二月……十月,閏月取前一個月月數前面加上「閏」字。閏歲中正月是十一月後第二個平月。
概念説完了,現在要總結現代農曆編算法則。下面列出法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佈《農曆編算和頒行》文件國標(編號GB/T 33661-2017),這文件是2017年5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擬定。以下《國標》簡稱這文件。
法則五: 如果某個農曆十一月開始到下一個農曆十一月之間有十三個農曆月(包括第一個十一月但不計第二個十一月),取其中出現一個包含中氣農曆月農曆閏月。
法則八: 農曆月數序紀月法命名,即閏月外,農曆月其農曆年中後順序分漢字命名如下: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閏月採用其前一個農曆月名稱前加「閏」字方法命名。
法則九: 農曆日其屬農曆月中順序表示,第一日到第十日漢字紀初一、初二……初十,第十一日到第二十日紀為十一、十二……二十,第二十一日到第二十九日紀為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九,或者簡紀廿一、廿二……廿九,第三十日紀三十。農曆日可以干支來紀。
延伸閱讀…
法則一和法則五外,其他法則基本上是繼承古制。法則四和法則六「含冬至月建子,建寅為正月」另一寫法,這寫法取自《國標》,顯然是為了避談月建,卻不免使熟識中國曆法者感到有點莫名其妙。法則五是順治二年(1645年)曆法改革時制定,修改了之前「無中氣」置閏法。法則1928年才加上。
法則一到1929年起實施,1929年前時間北京地方時準,北京經度是116°25’,東經120°標準時相差約十四分鐘。如果朔或節氣時刻接近午夜零時,十四分鐘之差可以使朔日或節氣日有一日差。例如有朔發生公元1916年2月4日0:05(UT1+8),北京地方時這朔發生2月4日午夜前,所以朔日是2月3日,這朔日是農曆丙辰年正月初一,所以中國1916年2月3日慶祝農曆新年,而不是2月4日。
從上述法可制定編算農曆方法,下面列出方法可用來編定一歲內所有農曆月,即某年十一月到下一年十月所有農曆月日。為起見,以下NY表示年首最接近公曆Y年1月1日農曆年,例如N1984指農曆甲子年,始於公元1984年2月2日,終於1985年2月19日。WY表示落公曆Y年冬至日期,SY表示NY-1建子月到NY建子月之前一日那段時間,即農曆歲。
求M-1到M11之間朔數目LY(包括M-1但包括M11),LY是接近(M11 – M-1)/29.53整數。
如果LY=12,SY是平歲。計算M-1後十一個朔日,標以M0,M1,……,M10。
如果LY=13,SY是閏歲。計算M-1後十二個朔日及SY內所有中氣日期,然後找出出現不含中氣月份,這個月份便是閏月。平月朔日日期標以M0,M1,……,M10,閏月朔日日期標以M*i,這裡i是閏月之前那個月編號。
M-1是農曆年NY-1十一月初一,M0是十二月初一,M1是農曆年NY正月初一,M2,……,M10是農曆年NY二月初一,……,十月初一。如果有閏月,閏月初一是M*i。
上述程序定出農曆年NY-1十一月到農曆年NY十月月日編排,如想推算農曆年NY其餘月份,複以上步計算下一個歲SY+1農曆月份。
上面説到2017年5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擬定了《農曆編算和頒行》文件國標(編號GB/T 33661-201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佈。這《國標》文件出現,應該和下面歷史有關。
延伸閱讀…
曆,月球繞地球運轉一圈時間一個月,只有年月數可以人規定;(改進陽曆)
陽曆,月球繞地球轉一圈時間一月,但通過設置閏月,使一年天數地球繞太陽轉一圈時間相等,稱農曆。(農曆是以陰曆基礎,融合陽曆成分而形成一種曆法。)
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稱為曆、漢歷、古歷,辛亥革命後改用西方陽曆(公曆),而現代叫法農曆屬於陽合曆。
農曆是曆。農曆是我國傳統曆法,有曆、華歷、夏曆、漢歷、中歷名稱,但農曆並不是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變化週期即朔望月月長度,參考陽迴歸年年度,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歷年迴歸年適應。
月是什麼呢?公立上一年十二份,每一等份是一個月(人修改後,初二月外,各月分為大小月)。農曆(曆)上是一個月亮盈虧看作一個月(題外話,我喜歡這種農曆)。
我國使用農曆,曆是月亮運動軌跡劃分。月亮繞地球一週一個月,一個月月虧一個月。月亮繞地球一週需要時間是29日12時44分2秒8。因為月亮盈虧,所以一個月大多是29天或30天,一年十二個月,這古代很多國家是這樣設立,像埃及、巴比倫、印度、希臘、羅馬和中國使用是曆。
年是什麼呢?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時間一年,這期間時365.25天,每四年多了一天出來。所以陽曆每四年過一個閏年,多過一天。
而曆呢?12個月一年,只有354天或者355天,太陽年少了差不多11天。十多年後,有六月降霜下雪、臘月揮扇出汗、冬夏倒置問題。差不多三年多出一個多月,所以有了閏月。規律上看三年閏一個月,五年兩個月,十九年七個閏月。即「十九年七閏法」。
那閏哪個月呢?這看二十四節氣了。二十四節氣分為十二節和十二氣,月初出現是節(節令),月中後出現是氣(中氣)。每兩年多會有一個月出現沒有中氣現象,當月節(節令)出現太晚了,這和閏月時間相似,規定該月閏月。
農曆,是朔望月時間作為歷月時間。這一點上和曆,但農曆運了設置閏月辦法和二十四節氣辦法,使歷年長度於回歸年,這樣它具有了陽曆成分,所以它曆。 現在所有農曆,説我們祖先夏代(公元前17世紀以前)使用了這種曆法。
而中國農曆作一門科學技術堪稱古代第五發明,為農曆的誕生養活了中國人,讓中華文化世界東方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2017年閏六月,日曆上出現兩個農曆六月,是「六月」與「閏六月」,什麼今年會出現這一現象呢?所謂「19年七閏」和「5年三閏」是如何確定,這些問題現在人可能疑惑,今天一篇文章,簡潔的説這個問題,以便多人懂得基礎傳統曆法文化。
2017年閏六月,日曆上出現兩個農曆六月,是「六月」與「閏六月」,什麼今年會出現這一現象呢?所謂「19年七閏」和「5年三閏」是如何確定,這些問題現在人可能疑惑,今天一篇文章,簡潔的説這個問題,以便多人懂得基礎傳統曆法文化。